仓卒应战的解释
仓卒应战形容在准备不足、仓促的情况下应对战斗或挑战,常用来描述一种被动和不利的局面。
出处
1.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只有不肯退却,仓卒应战(例如硝石战斗),表面上似乎在力争主动,实际上是被动的。”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且足以王也。请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自刎而死。”寓意
强调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应对挑战,可能会导致失败或不利局面,提醒人们要做好充分准备。
列子
1.
在比赛中,由于队友突然受伤,我们只能仓卒应战。2.
面对突如其来的考试,他只能仓卒应战,结果不尽如人意。3.
公司突然接到大订单,员工们仓卒应战,忙得不可开交。4.
小明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被叫去演讲,只能仓卒应战。5.
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她仓卒应战,结果输得很惨。仓卒应战的翻译
德语
hastig kämpfen
日语
急いで戦う
法语
combattre à la hâte
英语
fight in haste
仓卒应战的字意分解
cāng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盖儿,中间象一扇门,下面是进出的口儿,合起来表示仓库这个概念。本义:粮仓)。
2:同本义。
3:姓。
cù
1:仓促,急速。
2:突然。
zú
1:(指事。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点标记,表示穿这种衣服的人。本义: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衣上著有标记,以区别于常人)。
2:同本义。
3:古代供驱遣从事一定劳役的奴隶。后用为低级差役的称呼。
4:步兵。
5:后泛指士兵。
6:春秋时地方一级居民单位名,同时也是一级军队编制名。
7:古代天子统率诸侯的一级组织名。三十国为卒。
8:春秋时军队中百人的指挥者。
9:末尾,结局。
10:棋子。
11:终止;尽,完毕。
12: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
13:停止。
14:终究;终于。
yīng
1:应当,应该。
2:答应,允许。
3:所有;全部。
4:古国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
yìng
1:应和,响应。
2:受;接受。
3:符合;适应;顺应。
4:应付;对付。
5:感应;应验。
6:对敌方回击、迎击。
7:许配。
zhàn
1:(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2:同本义。
3:泛指搏斗,争斗,争胜负,比高低。
4:后作“颤”。发抖。
5:战争;战事。
6:姓。

仓卒应战,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āng cù yìng zhàn)。abac式组合,仓卒应战意思是:仓卒应战形容在准备不足、仓促的情况下应对战斗或挑战,常用来描述一种被动和不利的局面。 强调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应对挑战,可能会导致失败或不利局面,提醒人们要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