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不言钱 kǒu bù yán qián

abcd式
拼音kǒu bù yán qián
注音ㄎㄡˇㄅㄨˋㄧㄢˊ
繁体口不言錢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口不言钱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在言谈中不涉及金钱方面的事宜,体现出一种高尚的品质和对金钱的淡泊。
出处

1.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王夷甫雅尚玄远,常疾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令婢:‘举阿堵物!’”

2.

出自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他是个读书君子,口不言钱,惟以仁义为重。'
寓意
倡导一种不以金钱为重的人生态度,强调精神追求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列子

1.

张老师在课堂上总是口不言钱,专注于知识的传授。

2.

小李在朋友聚会中口不言钱,只谈人生理想和志趣。

3.

爷爷一生口不言钱,过着简朴的生活,深受邻里敬重。

4.

在慈善活动中,志愿者们口不言钱,默默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5.

艺术家们在创作时口不言钱,追求艺术的纯粹与真谛。

6.

郭氏恃势作威,贪鄙无厌,衍以妻为非,~。 ★蔡东藩《两晋演义》第十回

口不言钱的翻译
德语
nie über Geld sprechen
日语
金銭について口にしない
法语
ne jamais parler d'argent
英语
never mention money
口不言钱的字意分解
k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7: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8: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qián
1:(形声。从金,戔(jiān)声。(jiǎn)本义:农具名,即铁铲。上古时期曾以农具作为交易媒介,其后铸造货币又仿其形为之,因此引申为货币、钱财)。
2:金属货币。特指铜钱。
3:像铜钱的东西。
4:衡名。
5:公制重量单位。一公斤的十分之一为一公两。一公两的十分之一为一公钱。
6:市制重量单位。中国市制中计算质量和重量的一种单位。以前是一市斤的十六分之一(现在是十分之一)为市两,一市两的十分之一为一市钱。
7:旧营造库平制。两的十分之一为钱。

口不言钱,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kǒu bù yán qián)。abcd式组合,口不言钱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在言谈中不涉及金钱方面的事宜,体现出一种高尚的品质和对金钱的淡泊。 倡导一种不以金钱为重的人生态度,强调精神追求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