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下手为强的解释
先采取行动的一方会处于有利地位,强调先发制人的重要性。
出处
1.
《隋书·元胄传》:“兵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2.
出自《战国策·赵策三》:'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寓意
强调在竞争或对抗中,先采取行动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积极主动。
列子
1.
在商场竞争中,小王认为先下手为强,迅速推出了新产品。2.
为了赢得比赛,小明决定先下手为强,抢先一步进行准备。3.
在游戏中,先下手为强是小李的制胜法宝。4.
为了抢占市场,先下手为强是公司采取的策略。5.
在学术研究中,先下手为强往往能占据先机。6.
这个说不得。从来说“~”。况且原该是我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先下手为强的翻译
德语
zuerst zuschlagen, um die Oberhand zu gewinnen
日语
先手必勝
法语
frapper le premier pour avoir l'avantage
英语
strike first to gain the upper hand
先下手为强的字意分解
xiān
1:(会意。据甲骨文,上面是“止”(脚),下面是“人”。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本义:前进,走在前面)。
2:同本义。
3:尊崇;重视。
4:首创;开始。
5:当初;先前。
6:先世;祖先。
7:前导;前驱。
8:前,时间或次序在前。
9:古时的;先前的,先代的。
10:首要,根本。
11:上。
12:已故的。称呼死者的敬词。
13:指事情、行为发生在前。
14:姓。
xià
1:(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2:同本义。
3:地。
4:臣下;百姓;群众。
5:方面。
6:特指湖泽。
7:地表之下。
8:里面。
9:旧时时间单位,相当于“点”。
10:指时间、处所、范围。
11:位在下的人。
12:下来。
13:落下;降下。
14:弯屈。
15:卸下。
16:发表、宣告。
17:去;到。
18:做饭。
19:夺得、攻取、占领或攻占。
20:又如:连下数城。
21:歇宿;收留。
22:又如:下人(旅店安排客人住宿);下处(住所;旅店);下店。
23:投降。
24:又如:下气(说求饶的话);下腰(弯腰。比喻屈服)。
25:居人之下;谦让。
26:又如:下人(居于人下);下顾(照顾;关照);下气(恭敬顺从)。
27:安扎。
28:拍。
29:身分、地位低。
30:次序或时间在后。
shǒu
1:(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同本义。
3: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4:笔迹。
5:手艺;本领。
6:亲自,亲手。
7:拿着,执持。
8:用手击杀。
9:取。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先下手为强,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xiān xià shǒu wéi qiáng)。abcd式组合,先下手为强意思是:先采取行动的一方会处于有利地位,强调先发制人的重要性。 强调在竞争或对抗中,先采取行动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积极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