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坠无闻的解释
形容事物消失得无影无踪,杳无音信。
出处
1.
《史记·伯夷列传》:“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英名湮没而不称,悲夫。”《晋书·羊祜传》:“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项王瞋目而叱之,骑皆伏地,项王乃自刎,项羽遂湮坠无闻。”寓意
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因为一切都有可能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列子
1.
自从搬家后,老李就湮坠无闻,再也没有人知道他的消息。2.
那本小说出版后反响平平,很快就湮坠无闻了。3.
小王失恋后,朋友们发现他湮坠无闻,再也联系不上他。4.
那家小店生意不好,几个月后就湮坠无闻了。5.
那个曾经风靡一时的歌手,现在已经湮坠无闻,很少有人记得他。湮坠无闻的翻译
德语
spurlos verschwinden
日语
消息不明
法语
disparaître sans laisser de trace
英语
disappear without a trace
湮坠无闻的字意分解
yān
1:(形声。从水,垔(yīn)声。本义:埋没,不被人所知道)。
2:同本义。
3:淤塞;填塞;堵塞。
4:液体着物向四处散开。后作“洇(yīn)”。
5:水名 。伊水支流。在今河南省登封县西。
6:姓。
zhuì
1:(形声。从土,队声。坠落到地上,故从土。本义:落下,掉下)。
2:同本义。
3:又。
4:丧失;败坏。
5:毁坏。
mó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wú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wén
1:(形声。从耳,门声。本义:听到)。
2:同本义。
3:听说;知道。
4:传布,传扬。
5:闻名,出名。
6:嗅;嗅到。
7:询问;问候。
8:知识;见闻。
9:传闻,听到的事情;消息。
10:声望;威望。

湮坠无闻,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yān zhuì wú wén)。abcd式组合,湮坠无闻意思是:形容事物消失得无影无踪,杳无音信。 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因为一切都有可能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