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人不孥 zuì rén bù chú

abcd式
拼音zuì rén bù chú
注音ㄗㄨㄟˋㄖㄣˊㄅㄨˋㄋㄩˊ
繁体辠人不孥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无辜受累
  • 株连九族
  • 连坐
反义词
罪人不孥的解释
意思是犯罪的人不应该株连家人,强调法律应公正,不应连累无辜。
出处

1.

《孟子·梁惠王》:“泽梁无禁,罪人不孥。”

2.

出自《论语·子路》,原文为'罪人不孥',意在表达对罪犯的处罚不应波及其家人。
寓意
强调法律的公正性和人道主义精神,保护无辜者的权益。
列子

1.

法院判决时,法官特别强调罪人不孥,保护了被告的家人。

2.

在讨论法律公正时,律师引用了罪人不孥的原则。

3.

小说的情节中,主人公坚持罪人不孥的理念,保护了无辜者。

4.

历史课上,老师讲到古代的法律时,提到了罪人不孥的原则。

5.

在家庭聚会上,爷爷教育晚辈要懂得罪人不孥的道理。

6.

臣闻先王之政,敬老慈幼,~,鳏寡孤独,时时矜恤。 ★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五回

罪人不孥的翻译
德语
der Schuldige soll den Unschuldigen nicht belasten
日语
罪人は無罪の者を連座させない
法语
le coupable ne doit pas impliquer l'innocent
英语
the guilty should not implicate the innocent
罪人不孥的字意分解
zuì
1:(会意。从辛,从自,言罪人蹙鼻苦辛之忧,自亦声。本义:作恶或犯法的行为)。
2:同本义。
3:罪人。
4:过失;错误。
5:刑罚。
6:捕鱼竹网。
7:归罪于。
8:惩罚;治罪。
r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
7:伴侣。
8:果仁
9:仁爱。
10: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形声。从子,奴声。本义:儿子)。
2:同本义。
3:妻子与儿女的统称。
4:以为奴婢。

罪人不孥,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zuì rén bù chú)。abcd式组合,罪人不孥意思是:意思是犯罪的人不应该株连家人,强调法律应公正,不应连累无辜。 强调法律的公正性和人道主义精神,保护无辜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