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不若拙 qiǎo bù ruò zhuō

abac式
拼音qiǎo bù ruò zhuō
注音ㄑㄧㄠˇㄅㄨˋㄖㄜˇㄓㄨㄛ
繁体巧不若拙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巧不若拙的解释
意思是巧妙不如笨拙,强调做事不一定需要复杂的方法,简单的方法往往更有效。
出处

1.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事有所至,而巧不若拙。”

2.

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巧不若拙,智不若愚。'
寓意
强调简单和直接的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比复杂的方法更有效,提醒人们不要过分追求技巧而忽略了根本。
列子

1.

他在解决问题时总是选择最简单的办法,真是巧不若拙。

2.

她用最简单的材料做出了美味的菜肴,体现了巧不若拙的道理。

3.

小明在考试中不钻研复杂的题目,而是选择最基本的方法,结果取得了好成绩,真是巧不若拙。

4.

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不搞复杂的营销策略,而是坚持最基本的服务,结果赢得了更多客户,体现了巧不若拙。

5.

他在设计产品时不追求复杂的功能,而是注重用户体验,结果产品大受欢迎,这正是巧不若拙的体现。

6.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事有所至,而巧不若拙。”

巧不若拙的翻译
德语
Einfachheit ist besser als Komplexität
日语
巧は拙に如かず
法语
la simplicité vaut mieux que la complexité
英语
simplicity is better than complexity
巧不若拙的字意分解
qiǎo
1:(形声。从工,丂(kǎo)声。“工”有精密、灵巧义。本义:技艺高明、精巧)。
2:同本义。
3:巧妙;精妙。
4:美好;美丽。
5:虚浮不实,伪诈。
6:技巧。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bōrě):智慧(佛经用语)。
ruò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2:同本义。
3:如同;像。
4:择菜。
5:引申为选择。
6:同,相当。
7:及;到。
8: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
9:诺,应允,后作“诺”。
10:对付,处置。
11:如此,这样。
12:你。
13:其;他的 ——用于他称。
14:这么;那么。用同“偌”。
15:假如;如果。
16:至于 。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17:或;或者。
18:与,和。
19:而。
20:禾秆皮。
21:香草名。
22:秦、汉时县名 。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
23:古水名 。即今雅砻江,为金沙江支流。源出青海,东南流经甘孜、新龙等县,到攀枝花市东北入金沙江。
24: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当于“貌”、“样子”。
25:用于句首。
zhuō
1:(形声。从手,出声。本义:笨拙,不灵活)。
2:同本义。
3:我的 。自谦之辞。
4:粗劣。
5:倒霉。
6:质朴无华。
7:不善于。
8:穷尽;用尽。
9:屈抑;粗暴对待。

巧不若拙,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iǎo bù ruò zhuō)。abac式组合,巧不若拙意思是:意思是巧妙不如笨拙,强调做事不一定需要复杂的方法,简单的方法往往更有效。 强调简单和直接的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比复杂的方法更有效,提醒人们不要过分追求技巧而忽略了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