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哲不愚的解释
形容没有智慧的人看起来很愚笨,强调智慧与愚笨的对立。
出处
1.
《诗经·大雅·抑》:“人亦有言,靡哲不愚。”2.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后人引申为智慧与愚笨的对立。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轻易以貌取人,智慧和愚笨有时是相对的。
列子
1.
小明虽然成绩不好,但他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表现出靡哲不愚的智慧。2.
在团队合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即使看起来靡哲不愚,也能发挥重要作用。3.
面对复杂的难题,老师鼓励学生不要害怕,因为有时候靡哲不愚反而能找到出路。4.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那些看似靡哲不愚的人,实际上有着独特的见解。5.
在艺术创作中,许多大师的作品初看靡哲不愚,但细细品味却蕴含深意。靡哲不愚的翻译
德语
keine Weisheit ohne Torheit
日语
知恵なくして愚かならず
法语
pas de sagesse sans folie
英语
no wisdom without folly
靡哲不愚的字意分解
mí
1:水边,河岸。
2:浪费。
3:消失。
4:烂。
5:切磋,研究。
6:摩擦,接触。
mǐ
1:(形声。从非,麻声(mǐ)。本义:无;没有)。
2:同本义 。
3:散乱;顺风倒下。
4:细腻;细密。
5:华丽,美好。
6:缓。
zhé
1:(形声。从口,折声。本义:聪明,有智慧) 同本义。
2:贤明的人;有智慧的人。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yú
1:(会意。从心,从禺(yù)。从心,与性情有关。禺,猴属,兽之愚者。本义:愚蠢,愚昧)。
2:同本义。
3:又。
4:自称之谦词。
5:敦厚。
6:蒙蔽;欺骗。

靡哲不愚,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mǐ zhé bù yú)。abcd式组合,靡哲不愚意思是:形容没有智慧的人看起来很愚笨,强调智慧与愚笨的对立。 提醒人们不要轻易以貌取人,智慧和愚笨有时是相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