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不主财 yì bù zhǔ cái

abcd式
拼音yì bù zhǔ cái
注音ㄧˊㄅㄨˋㄓㄨˋㄘㄞˊ
繁体義不主財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义不主财的解释
义不主财指的是做事情不以金钱为主要目的,强调道义和原则高于金钱利益。
出处

1.

元·无名氏《张协状元》第三十五出:“慈不主兵,义不主财。状元台旨:除是朝士官员,你便通报。其次村里汉、外方人及妇女,莫容它来。”

2.

出自《后汉书·陈蕃传》,原文为'蕃常曰:“吾欲使吾言足以被后世,吾行足以励俗士,吾志足以励天下,吾身足以死社稷,义不主财。”',意思是陈蕃认为自己做事应当以道义为重,而不是以金钱为主导。
寓意
强调在做事时应以道义为先,而不是以金钱为主导,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列子

1.

他帮助朋友渡过难关时,义不主财,宁愿自己承担损失。

2.

在慈善捐款中,他义不主财,捐出了自己大部分的积蓄。

3.

面对诱惑,他始终坚持义不主财的原则,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4.

她在商场上虽然成功,但她始终义不主财,注重诚信和道义。

5.

即使在困境中,他也义不主财,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

6.

~,慈不主兵。必定要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不怕他远在万里,可以报我之仇,泄我之恨。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八十九回

义不主财的翻译
德语
Gerechtigkeit über Reichtum
日语
義を金にまかせない
法语
la justice avant la richesse
英语
righteousness over wealth
义不主财的字意分解
1:(“仪”的古字)。
2:仪容;状貌。
1:(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同本义。
3:情谊。
4:意义;意思。
5:名义上的。
6:善;美。
7: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zhǔ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点燃的火把。下面是木材。“主”是“炷”的本字。小篆字形从上往下依次为:火焰、油盏、灯台、灯座。本义:灯心)。
2:同本义 。油灯上用来点火的灯草、纱、线等
3:君主 。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4:又。
5:指立国一方的国君。旧史家以正统为帝,偏安为主 。如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以蜀为正统,故称“蜀”为“帝”,魏、吴为主。
6:公主的简称。
7:主人;东道主。
8:控制者,支配者,财产或权力的所有者。
9:长官;首脑,首长。
10:家长;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11:事主,指当事人。
12:事物的根本。
13:又。
14:死人的牌位。
15:上帝。
16:真主 。伊斯兰教教徒对其所信仰的主神的称呼。
17:主持;掌管。
18:支持,提倡,主张。
19:寄住在。
20:注重。
21:保持。
22:主持婚约。
23:预示。
24:存心;萌生。
25:姓。
zhù
1:件,桩。
2:灌入
cái
1:(形声。从贝,才声。本义:财物)。
2:同本义(多指日常生活必需品,包括米粟在内)。
3:财富;财产。
4:仅仅。
5:刚刚。
6:
7:裁成,裁制。
8:裁断,指材料的剪裁和人事的论断。
9:节制,制裁。
10:杀,自杀。
11:姓。

义不主财,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ì bù zhǔ cái)。abcd式组合,义不主财意思是:义不主财指的是做事情不以金钱为主要目的,强调道义和原则高于金钱利益。 强调在做事时应以道义为先,而不是以金钱为主导,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