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其辞 shǎn shuò qí cí

abcd式
拼音shǎn shuò qí cí
注音ㄕㄢˇㄕㄨㄛˋㄐㄧㄘˊ
繁体閃爍其辭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闪烁其辞的解释
形容说话闪烁不定,言辞含糊,缺乏明确的意思,常用来描述人说话不直率或不诚实。
出处

1.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五:“又诘妇缚伤,则云搔破,其词闪烁,疑乙语未必诳也。”

2.

出自《汉书·贾山传》,原句为“故天下之士,靡然向风,闪烁其辞,以求亲近。”
寓意
提醒人们在沟通中应诚实直率,避免言辞含糊以免引起误解和不信任。
列子

1.

他在回答问题时闪烁其辞,让人觉得他似乎在隐瞒什么。

2.

面对质疑,他总是闪烁其辞,无法给出明确的回答。

3.

她在解释迟到的原因时闪烁其辞,让大家很不满意。

4.

当被问及项目进展时,他闪烁其辞,显然不想透露实情。

5.

在讨论责任问题时,他闪烁其辞,试图逃避自己的责任。

6.

或者定伯故意~,更未可定。 ★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五回

闪烁其辞的翻译
德语
ausweichend reden
日语
言辞をあいまいにする
法语
tergiverser
英语
equivocate
闪烁其辞的字意分解
shǎn
1:(会意。从人在门中。本义:自门内偷看)。
2:同本义,引申为偷看。
3:忽有忽无, 突然显现。
4:动摇不定。
5:遮拦。
6:抛弃。
7:抛洒。
8:扭伤筋骨。
9:招引。
10:天空的电光。俗称闪电为闪。
11:闪族 ,高加索人种的一个分支,多住在中东一带,包括阿拉伯人、犹太人和埃塞俄比亚人。
12:闪失;挫折。
13:姓。
shuò
1:(形声。从火,乐声。本义:发光的样子)。
2:同本义。
3:摇曳;闪烁。
4:销熔。
1:周年。
1:期限。
2:(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3:彼、他。
4:它。
5:他的。
6: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
7:也许;大概。
8:表示祈使。当,可。
9:将,将要。
10:表示诘问
11:极,甚。
12:如果,假设。
13:或许;大概。
14:还是。表选择。
15:又。
16:用作语助。
17: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18: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19:又。
20:姓。
1:(会意。本义:诉讼,打官司)。
2:同本义。
3:口供。
4:言辞;文辞。
5:又。
6:特指政令之词。
7:借口,口实。
8:中国古代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体裁,也叫赋,或辞赋并称。
9:说讲。
10:辞别;告别。
11:推却不受。
12:审讯。
13:遣去。

闪烁其辞,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ǎn shuò qí cí)。abcd式组合,闪烁其辞意思是:形容说话闪烁不定,言辞含糊,缺乏明确的意思,常用来描述人说话不直率或不诚实。 提醒人们在沟通中应诚实直率,避免言辞含糊以免引起误解和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