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之度外 fù zhī dù wài

abac式
拼音fù zhī dù wài
注音ㄈㄨˋㄓㄉㄨˋㄨㄞˋ
繁体付之度外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付之度外的解释
指将某事置于考虑之外,不予理会或不在乎。
出处

1.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2.

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原文为'置之度外',后演变成'付之度外'。
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某些事情时,可以选择不予理会,保持心态平和。
列子

1.

他对于别人的批评总是付之度外,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

2.

面对小小的挫折,她选择付之度外,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

3.

考试成绩不理想,他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付之度外,继续努力学习。

4.

朋友间的误会,他选择付之度外,不让这些小事影响友情。

5.

对于流言蜚语,她总是付之度外,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6.

宝玉将昨日的事已~。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1回

付之度外的翻译
德语
beiseite legen
日语
度外視
法语
mettre de côté
英语
put aside
付之度外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人,从寸。从“寸”,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意思是:以手持物交付给别人。本义:给予)。
2:同本义。
3:支付。
4:涂;搽。
5:(fú)。符合。
6:归附,附着。
7: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1:(形声。从又,庶省声。“又”即手,古代多用手、臂等来测量长度。本义:计量长短的标准,尺码)。
2:同本义。
3:法制;法度。
4:限度,限额。
5:胸襟;器度。
6:心意,考虑。
7:计划。
8:度过,越过。
9:僧尼道士劝人离俗出家。
10:超度;宗教说法,使死者灵魂得以脱离地狱诸苦难。
11:谱写。
12:次。
13:姓。
duó
1:估计,推测。
2:衡量。
3:量;计算。
wài
1:(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2: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3:外表;仪表。
4:表面。
5: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6:外地;异乡。
7:母亲、妻子、姐妹或儿女方面的(指亲属)。
8:指外廷臣僚。
9:指地方官。亦谓京官调任地方官。
10:以外。
11:又如:外作(正业之外的事);外郡(京都以外的州郡);外埠(本地以外的城镇);外境(国境以外的地区)。
12:外来的。
13:又如:外寇(外来的敌兵);外祟(外来的鬼怪、祸祟);外忧(外来的忧患);外比(外附,勾结外乱)。
14:传统戏曲脚色行当。
15:疏远。关系、感情上保持距离。
16:背离。
17:排斥。
18:抛弃。
19:另外;其他;别的。
20:非正式的,非正规的,不正当的。

付之度外,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ù zhī dù wài)。abac式组合,付之度外意思是:指将某事置于考虑之外,不予理会或不在乎。 提醒人们在面对某些事情时,可以选择不予理会,保持心态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