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捐杂税的解释
形容各种繁重的、不合理的税收和杂费。常用来描述对人民的过度盘剥和经济负担。
出处
1.
郭沫若《天地玄黄·拙劣的犯罪》:“在整个经济危机之下,在严重的苛捐杂税之下,在卑劣的利诱腐化之下,成本提高了,购买力减低了。”2.
出自《史记·货殖列传》:'今法律贱商人,商贾大抵皆以逃亡自黥,而大者乃以此得生,苛捐杂税以病民。'寓意
反映了对不合理经济压迫的不满和反抗,强调对社会公平的追求。
列子
1.
村民们苦不堪言,纷纷抱怨苛捐杂税太重,生活难以维持。2.
古代农民常年被苛捐杂税压得喘不过气来,只能勉强度日。3.
商人们为了避免苛捐杂税,不得不偷偷摸摸地进行交易。4.
面对苛捐杂税,许多家庭不得不节衣缩食,日子过得十分艰难。5.
历史上,许多农民起义都是因为不堪忍受苛捐杂税而爆发的。6.
没完没了的~不算,还他妈的乱抢乱夺。 ★郭澄清《大刀记》第二章苛捐杂税的翻译
德语
schwere und vielfältige Steuern
日语
苛酷な雑税
法语
taxes lourdes et diverses
英语
heavy and miscellaneous taxes
苛捐杂税的字意分解
kē
1:(形声。本义:小草)。
2:同本义。
3:疥疮。
4:病
5:繁杂,烦琐。
6:狠虐、刻薄(侧重于残暴狠毒)。
7:使…苛刻。
8:烦扰,骚扰。
9:谴责,责问。
juān
1:(形声。从手,肙(yuān)声。本义:舍弃)。
2:同本义。
3:除去;废除。
4:捐献,贡献。
5:花费;耗用。
zá
1:(形声。从衣,集声。本义:五彩相合)。
2:同本义。
3:混合;搀杂。
4:聚会;聚集。
5:驳杂不纯。
6:众多。
7:交错,交会。
8:都;共同。
9:旧时等外的小官为杂职,如清代九品未入流之类或统称为佐杂。
10:传统戏曲角色名。元杂剧、明清传奇以至京剧里的“杂”,一般扮演杂差、百姓等人物。
shuì
1:(形声。从禾,兑(duì)声。本义:田赋,征收的农产品)。
2:同本义。
3:泛指一切赋税。
4:细疏布制的丧服。
5:利息。
6:征收或交纳赋税。
7:租赁。
8:释放,解脱。
9:原指向死者赠送衣被 ,后泛指赠人财物。

苛捐杂税,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kē juān zá shuì)。abac式组合,苛捐杂税意思是:形容各种繁重的、不合理的税收和杂费。常用来描述对人民的过度盘剥和经济负担。 反映了对不合理经济压迫的不满和反抗,强调对社会公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