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不相能 sù bù xiāng néng

abac式
拼音sù bù xiāng néng
注音ㄙㄨˋㄅㄨˋㄒㄧㄤˋㄋㄥˊ
繁体素不相能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素不相能的解释
形容两个事物或人之间完全不能相容或和谐,彼此格格不入。
出处

1.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栾桓子娶于范宣子,生怀子,范鞅以其亡也,怨栾氏,故与栾盈为公族大夫而不相能。”《后汉书·吴汉传》:“子与刘公积不相能,而信其虚谈,不为之备,终受制矣。”

2.

《孟子·离娄上》:'或相倍蓰,或不相能。'
寓意
提醒人们在选择合作对象或搭配事物时要注意彼此的兼容性。
列子

1.

小明的性格和小红的性格素不相能,两人在一起总是吵架。

2.

这两种颜色的搭配素不相能,看起来很不协调。

3.

他们两个人的工作风格素不相能,合作起来总是困难重重。

4.

这两种食材素不相能,放在一起做菜味道会很怪。

5.

这两个团队的文化素不相能,导致项目进展缓慢。

6.

其实举人老爷和赵秀才~,在理本不能有“共患难”的情谊。 ★鲁迅《阿Q正传》

素不相能的翻译
德语
unvereinbar
日语
相いれない
法语
incompatibles
英语
incompatible
素不相能的字意分解
1:(会意。小篆字形。上是“垂”,下是糸(mì)。糸,丝。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
2:同本义。
3:用作写字的丝绸或纸张。
4:又指用绢帛纸张写的书籍或信件。
5:本质;本性。
6:蔬菜瓜果等副食。
7:旧交。
8:姓 。三国魏有素利。
9:白色,雪白。
10:质朴;不加装饰。
11:空,有名无实或有实无名。
12:平素,往常,旧时。
13:寒素,低微。
14:诚心的,真情的。
15:预先。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xiāng
1:交互;互相。
2:共同。
3:递相;先后。
4: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5:表自称。
6:表对称。
7:表他称。
8:相差。
xiàng
1:(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同本义。
3:看相。
4:辅佐,扶助。
5:教导。
6:治,治理。
7:选择。
8: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9:像。
10:人的外貌,相貌。
11:官名。
12: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13: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14: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15:古代的一种乐器。
16:农历七月的别名。
17:古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8:引盲人行走的人。
néng
1:(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2: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3:才能,能力。
4:有才能的人。
5:又。
6:形状。
7:能够,主、客条件具备,会作,会做,会完成。
8:会;善于。
9:友好,亲善;和睦。
10:忍受。
11:表示指示或程度,相当于“如此”、“这样”。

素不相能,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ù bù xiāng néng)。abac式组合,素不相能意思是:形容两个事物或人之间完全不能相容或和谐,彼此格格不入。 提醒人们在选择合作对象或搭配事物时要注意彼此的兼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