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头不伸 méi tóu bù shēn

abac式
拼音méi tóu bù shēn
注音ㄇㄟˊㄊㄡˊㄅㄨˋㄕㄣ
繁体眉頭不伸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眉头不伸的解释
形容人愁眉不展、心情不佳的样子,常用来描述忧愁或不满的情绪。
出处

1.

《新唐书·郭崇韬传》:“郭崇韬眉头不伸,常为租庸惜财用,陛下虽欲有作,其可得乎?”

2.

出自《三国志·魏书·王昶传》,原文为'昶少有大志,常慨然有忧天下之志,常眉头不伸'。
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调节情绪,避免长期陷入负面情绪中。
列子

1.

考试成绩不理想,小明回家后眉头不伸。

2.

听到坏消息后,他整天眉头不伸。

3.

工作压力大,她最近总是眉头不伸。

4.

失恋后,他整天眉头不伸,心情低落。

5.

因为和朋友吵架,她眉头不伸,独自坐在角落。

眉头不伸的翻译
德语
mit gerunzelter Stirn
日语
眉をひそめる
法语
le front plissé
英语
with a furrowed brow
眉头不伸的字意分解
méi
1:(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目上毛形。本义:眉毛)。
2:眼上方的弓或嵴,亦指生长在这条嵴上的眉毛。
3:借指美女。
4:古州名 。故地在今四川省眉山县。
5:老。
tóu
1:(形声。从页(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3:物的两端或末梢。
4:特指敌对的人。
5:头部有发部分。
6: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7:磕头 。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8:件,桩。
9: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10: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tou
1:名词后缀。
2:方位词后缀。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shēn
1:(本作“申”。形声。从人,申声。本义:伸直,伸展)。
2:同本义。
3:申理;洗雪。
4:陈述,表白。

眉头不伸,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méi tóu bù shēn)。abac式组合,眉头不伸意思是:形容人愁眉不展、心情不佳的样子,常用来描述忧愁或不满的情绪。 提醒人们要注意调节情绪,避免长期陷入负面情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