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二价的解释
形容说话或做事不讲价钱,坚决不让步,非常坚定。
出处
1.
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货在商人店里,贵得如同宝贝,真是言不二价的。”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说:“吾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此语表现了项羽的决绝态度。寓意
强调坚定不移的态度和立场,体现一种不妥协的精神。
列子
1.
他坚持自己的观点,言不二价地拒绝了对方的建议。2.
在谈判中,他对价格问题言不二价,寸步不让。3.
面对朋友的请求,她言不二价地拒绝了借钱。4.
在比赛中,他对规则的执行言不二价,不容商量。5.
他对自己的原则言不二价,绝不妥协。言不二价的翻译
德语
nicht verhandelbar
日语
交渉の余地なし
法语
non négociable
英语
not open to negotiation
言不二价的字意分解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èr
1:(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2:一加一的和。
3:排列顺序中第二位的。
jià
1:(形声。从人,贾声。本义:价格,价值)。
2:同本义。
3:钱款、费用。
4:声望。
5:论价。
jiè
1:善。
2:称被派遣传送东西或传达事情的人。
jie
1:用于句尾,相当于“的”、“似的”。

言不二价,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án bù èr jià)。abcc式组合,言不二价意思是:形容说话或做事不讲价钱,坚决不让步,非常坚定。 强调坚定不移的态度和立场,体现一种不妥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