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迷心窍 tán mí xīn qiào

abac式
拼音tán mí xīn qiào
注音ㄊㄢˊㄇㄧˊㄒㄧㄣㄑㄧㄠˋ
繁体痰迷心竅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痰迷心窍的解释
形容因痰迷蒙而心窍受阻,导致思维不清、神志不清的状态。
出处

1.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回:“刚才只因多饮几杯,痰迷心窍,酒后失言,只求夫人饶恕。”

2.

出自中医理论,用来描述因痰浊阻滞而导致的精神障碍。
寓意
提醒人们注意身体健康,防止因痰浊阻滞而影响精神状态。
列子

1.

他突然变得行为怪异,家人担心他是不是痰迷心窍了。

2.

医生诊断后认为老人的症状可能是痰迷心窍引起的。

3.

小说中,主人公因痰迷心窍而失去了记忆。

4.

她在发高烧时,表现得像痰迷心窍一般,语无伦次。

5.

中医师建议通过针灸来治疗他痰迷心窍的症状。

6.

大众听了,都说他是~。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

痰迷心窍的翻译
德语
durch Schleim verwirrt
日语
痰が心窓を迷わせる
法语
confondu par le flegme
英语
confused by phlegm
痰迷心窍的字意分解
tán
1:气管、支气管或肺泡黏膜分泌出来的黏液。
1:(形声。从辵(chuò),米声。本义:迷路;分辨不清)。
2:同本义。
3:迷惑,使…辨不清。
4:迷恋。
5:昏迷。
xīn
1:(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同本义。
3:内心。
4: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5:思想。
6:中心,中央。
7:又。
qiào
1:(形声。从穴,巧声。本义:孔,洞)。
2:同本义。

痰迷心窍,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tán mí xīn qiào)。abac式组合,痰迷心窍意思是:形容因痰迷蒙而心窍受阻,导致思维不清、神志不清的状态。 提醒人们注意身体健康,防止因痰浊阻滞而影响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