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不反顾 yì bù fǎn gù

abac式
拼音yì bù fǎn gù
注音ㄧˋㄅㄨˋㄈㄢˇㄍㄨˋ
繁体議不反顧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议不反顾的解释
形容做事果断坚决,不回头,不犹豫。
出处

1.

《文选·司马相如》:“触白刃,冒流矢,议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雠。”《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义不反顾”。

2.

出自《汉书·韩信传》:'吾与汉王相约,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吾欲止之,恐汉王背约,吾故疾走至此,不反顾也。'
寓意
表达一种勇敢坚定的精神,强调在面对困难时的坚决态度。
列子

1.

他在创业的道路上义无反顾,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2.

她为了救助受伤的动物,义无反顾地冲进火场。

3.

面对困难,他总是义无反顾地迎难而上。

4.

为了完成学业,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高薪的工作。

5.

为了保护朋友,他义无反顾地站出来承担责任。

6.

方是时,阁下与于公无积累之欢,特为国是起见,重悯江淮亿兆夷人无辜而斩艾,迫于至诚,~。 ★清冯景《与乔侍读书》

议不反顾的翻译
德语
ohne zu zögern
日语
ためらわずに
法语
sans hésitation
英语
without hesitation
议不反顾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言,义声。本义:商议,讨论)。
2:同本义。
3:评议是非。
4:选择。
5:议处;议罪。
6:议论,特指议论政事。
7:(yí)。忖度。
8:意见、看法、判断或评价。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fǎn
1:(象形。甲骨文字形,从又从厂。“厂”音hǎn。本义:手心翻转)。
2:同本义
3:反覆。
4:返回;回归。
5:未能遵守,违背。
6:往返于…之间。
7:反叛;造反。
8:反省。
9:归还;送还。
10:类推。
11:贱买而贵卖。
12:相反的;对立的。与“正”相对。
13:反而;相反。
14:姓。
1:(形声。从页(xié),头。表示与头有关。雇声。本义:回头看)。
2:同本义。
3:观看,瞧。
4:访问,拜访。
5:照顾,关怀。
6:眷念,顾及。
7:顾虑;考虚。
8:出钱请人做事。
9: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
10:反而,却。

议不反顾,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ì bù fǎn gù)。abac式组合,议不反顾意思是:形容做事果断坚决,不回头,不犹豫。 表达一种勇敢坚定的精神,强调在面对困难时的坚决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