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不点地的解释
形容走路时脚尖轻点地面,动作轻盈敏捷。也用来形容轻快、灵活的动作。
出处
1.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两个厮赶着一路正行,行不到三二里田地,只见后面两个人脚不点地赶上前来。”2.
出自清代小说《镜花缘》第五十八回:“她脚不点地,轻盈地走了过来。”寓意
强调轻盈、灵活的动作,表达对优雅和敏捷的赞美。
列子
1.
芭蕾舞演员在舞台上脚不点地地旋转着,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2.
小女孩在花园里脚不点地地追逐着蝴蝶,显得格外欢快。3.
运动员在比赛中脚不点地地冲过终点线,取得了优异的成绩。4.
在草地上,孩子们脚不点地地玩着捉迷藏,笑声不断。5.
舞蹈老师示范动作时,脚不点地地轻盈跳跃,让学生们赞叹不已。6.
说完就~地走了。 ★茹志鹃《百合花》脚不点地的翻译
德语
auf Zehenspitzen gehen
日语
足を点けない
法语
marcher sur la pointe des pieds
英语
tiptoeing
脚不点地的字意分解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diǎn
1:(形声。从黑,占声。本义:斑点)。
2:细小的黑色斑痕。
3:小滴。
4:汉字笔画名 。如:横、竖、撇、点、折。又指旧时读书标明句逗及品评文章所用“、”号及其动作。如:点撇(文字的点和撇)。
5:数学名词。数学上表示小数的符号叫小数点,省称为“点”。
6:古时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一更又分五点。
7:一种特制响器,两端作云状,名为云板,也称点。旧时官署、邸宅以打点为报事集众的信号。
8:规定的时间 如:船误点;火车准点到达。
9:引申为玷污。
10:用笔加点。多用以描绘物象,审识章句,或表示删除的意思。
11:指定,选派。
12:评论。
13:短暂接触。
14:表示少量。点儿化。
dian
1:收拾;贿赂。
de
1: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dì
1:(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同本义,与“天”相对。
3:地面;陆地。
4:土地;田地。
5:领土,属地;地区 。
6:地方;场所。
7:路程;面积。
8: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脚不点地,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iǎo bù diǎn dì)。abcc式组合,脚不点地意思是:形容走路时脚尖轻点地面,动作轻盈敏捷。也用来形容轻快、灵活的动作。 强调轻盈、灵活的动作,表达对优雅和敏捷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