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不待言 zì bù dài yán

abac式
拼音zì bù dài yán
注音ㄗˋㄅㄨˋㄉㄞˋㄧㄢˊ
繁体自不待言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自不待言的解释
意思是自不用说,形容某事显而易见,不需要多说。
出处
出自《三国志·魏书·曹爽传》,原文为'自不待言',意思是自不用说。
寓意
强调某些事情显而易见,不需要多加解释,体现出对事实的自信。
列子

1.

他的成绩优秀,自不待言,大家都对他赞不绝口。

2.

这部电影的票房大卖,自不待言,观众们都非常喜欢。

3.

她的厨艺精湛,自不待言,每次聚会都由她掌勺。

4.

这家店的服务质量好,自不待言,顾客们都非常满意。

5.

他的演讲技巧高超,自不待言,每次都能赢得满堂喝彩。

6.

散居世界各国的华侨,虽然不少已入外国籍,但其对祖国的忠诚仍是~的。

自不待言的翻译
德语
selbstverständlich
日语
言わずもがな
法语
évident
英语
self-evident
自不待言的字意分解
1:(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同本义。
3:始;开头。
4:起源。
5:自己,自我;本身。
6:由;从。
7:在;于。
8:自然,当然。
9:本是;本来。
10:仍旧,依然。
11:亲自。
12:别自、另外。
13:假如,苟。与“非”连用。
14:即使,虽。
15:却,可是。
16:因为,由于。
17:用。
18:是。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dài
1:(形声。从彳(chì),寺声。本义:等待,等候)。
2:同本义。
3: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待。
4:招待。
5:需要。
6: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
7:防备。
8:依靠。
9:容,让。
10:要是,如果。
dāi
1:[口语]暂时停留,逗留,迟延
2:[口语]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或在某处逗留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自不待言,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ì bù dài yán)。abac式组合,自不待言意思是:意思是自不用说,形容某事显而易见,不需要多说。 强调某些事情显而易见,不需要多加解释,体现出对事实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