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不胜拙 qiǎo bù shèng zhuō

abcd式
拼音qiǎo bù shèng zhuō
注音ㄑㄧㄠˇㄅㄨˋㄕㄥˋㄓㄨㄛ
繁体巧不勝拙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巧不胜拙的解释
意思是过于追求巧妙反而比不上笨拙的方法。比喻有时过于精巧反而不如简单直接的方法有效。
出处

1.

《淮南子·人间训》:“事在所至,而巧不若拙。”

2.

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吾非爱其财而易之以取巧,然不若取而易之以拙也。'后演变为成语。
寓意
提醒人们在做事时要适度,不要过于追求复杂和巧妙,有时简单直接的方法反而更有效。
列子

1.

他在做蛋糕时,尝试了很多复杂的配方,结果巧不胜拙,还是传统的做法更好。

2.

她想用复杂的办法来修理自行车,结果巧不胜拙,最后还是请了专业人士。

3.

他想用新颖的设计来吸引顾客,结果巧不胜拙,顾客反而觉得传统的设计更有吸引力。

4.

小明在做作业时,尝试了很多巧妙的解题方法,结果巧不胜拙,最后还是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了问题。

5.

她在装饰家里时,尝试了很多复杂的装饰,结果巧不胜拙,最后还是选择了简洁的风格。

6.

世之便骑射、习火器,以为士卒程,事取捷速,恆不能持久。洎乎接刃,则霍然而去。故曰~。 ★《清史稿·江之桐传》

巧不胜拙的翻译
德语
Überlistung schlägt fehl
日语
知恵が仇になる
法语
la ruse se retourne contre soi
英语
over-cleverness defeating its own purpose
巧不胜拙的字意分解
qiǎo
1:(形声。从工,丂(kǎo)声。“工”有精密、灵巧义。本义:技艺高明、精巧)。
2:同本义。
3:巧妙;精妙。
4:美好;美丽。
5:虚浮不实,伪诈。
6:技巧。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shèng
1:(形声。从力,朕(zhèn)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2:同本义。
3:战胜,打败。
4:胜过;超过。
5:一说通“称”。相当;相称。
6:克制;制服。
7:上升。
8:特指名胜古迹。
9:容积单位。
10:古代妇女首饰。
11:胜利。
12:非常美好;美妙。
13:尽;完。
14:姓。
zhuō
1:(形声。从手,出声。本义:笨拙,不灵活)。
2:同本义。
3:我的 。自谦之辞。
4:粗劣。
5:倒霉。
6:质朴无华。
7:不善于。
8:穷尽;用尽。
9:屈抑;粗暴对待。

巧不胜拙,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iǎo bù shèng zhuō)。abcd式组合,巧不胜拙意思是:意思是过于追求巧妙反而比不上笨拙的方法。比喻有时过于精巧反而不如简单直接的方法有效。 提醒人们在做事时要适度,不要过于追求复杂和巧妙,有时简单直接的方法反而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