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往还的解释
形容信件或使者往来频繁,信息传递频繁。
出处
1.
《资治通鉴·陈纪·高宗宣皇帝太建四年》:“寿阳被围,大军出拒之,信使往还,须禀节度。”2.
出自《三国志·魏书·钟繇传》,原文为:“及文帝即位,繇以信使往来,甚见亲重。”寓意
强调信息传递的重要性和频繁性,体现沟通的必要性。
列子
1.
朋友之间信使往来,感情越来越深厚。2.
在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信使往来是保持联系的主要方式。3.
由于工作需要,公司和总部的沟通信使往来频繁。4.
两人相隔两地,靠信使往来维系着感情。5.
古代的商人通过信使往来,掌握市场动态。6.
却说傅宗龙、杨文岳会师之前,已经通过~,确定了基本方略,以稳重为上策。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十八章信使往还的翻译
德语
häufiger Briefwechsel
日语
頻繁な書簡のやり取り
法语
correspondance fréquente
英语
frequent correspondence
信使往还的字意分解
xìn
1:(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2:同本义。
3:真实,不虚伪。
4:相信;信任。
5:守信用。
6:住宿两夜。
7:证实;应验。
8:知晓。
9:信约;盟约。
10:符契;凭证。
11:持有信物的外交使臣或传送函件或口头消息的人。
12:音讯。
13:书信,信件(晚起义。先秦两汉的书信又用“书”字表示)。
14:放任;随便。
15:果真,的确。
16:姓。
shǐ
1:(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2:同本义。
3:派遣。
4:致使;让;叫。
5:运用;使用。
6:使唤;役使;支使。
7:出使。
8:放纵,任性。
9:主使。
10:使者。
11:使命。
12:佣人;奴仆。
13:假如;如果。
14:姓。
wǎ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义:去,到…去)。
2:同本义。
3:彼此间来往。
4:亡去。
5:给予,送。
6:归向。
7:昔时;过去。
8:死者。
9:后;以后。
10:外,超过某种限度或范围。
11:同“望”。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相当于“朝”、“向”。
hái
1:——表示某些语气,有时兼有连接前后分句的作用。“还”表示的语气大体上可以分成平、扬、抑三类。
2:表示平的语气,不含轻重抑扬的意思。
3:表示行为动作或状况不变,跟“仍旧、依然”相当。
4:跟“虽然、尽管”等连用,表示行为状况不因别的条件改变而改变。如:虽然已经宣布散会,人们还在继续争论(表示行为重复,有“重新、再”的意思。如:京剧团明天还演一场)。
5:表示扬的语气,把事情往大里、高里、重里说。
6:表示抑的语气,把事情往小里、低里、轻里说。
7:表示感情为主,意思有的可以用前面三项来解释,但那是次要的。
huán
1:(形声。从辵(chuó,表示与行走有关),瞏(huán)声。本义:返回)。
2:同本义。
3:回头;回顾。
4:环绕。
5:恢复;还原。
6:来,到来。
7:交还;归还。
8:偿还;交付。
9:后退。
10:
11:经营;谋画。
12:惑乱。
13:仍然;重复。
14:反而。
15:迅速。

信使往还,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ìn shǐ wǎng lái)。abac式组合,信使往还意思是:形容信件或使者往来频繁,信息传递频繁。 强调信息传递的重要性和频繁性,体现沟通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