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做,二不休 yī bù zuò, èr bù xiū

abac式
拼音yī bù zuò, èr bù xiū
注音ㄧㄅㄨˋㄅㄨˋㄗㄨㄛˋㄦˋㄅㄨˋㄅㄨˋㄒㄧㄡ
繁体一不不做二不不休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一不做,二不休的解释
意思是做事要么不做,一旦做了就要做到底,强调做事要有决心和勇气。
出处

1.

唐·赵元一《奉天录》卷四:“光晟临死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2.

出自明代小说《水浒传》第五十三回:“林冲道:‘我今日不杀他时,不见我手段;我若杀他时,必然连累;一不做,二不休!’”
寓意
强调做事要有决心和勇气,体现出一种坚定的态度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列子

1.

他决定要学好英语,一不做,二不休,每天坚持背单词。

2.

她下定决心要减肥,一不做,二不休,严格控制饮食和锻炼。

3.

小明想完成自己的小说,一不做,二不休,每天写几百字。

4.

为了实现梦想,他一不做,二不休,辞职创业。

5.

他们决定要修好这台旧电脑,一不做,二不休,查阅了大量资料。

6.

到这地步,~,我是打算拼一拼了。 ★茅盾《子夜》七

一不做,二不休的翻译
德语
alles auf eine Karte setzen
日语
やるなら徹底的に
法语
aller jusqu'au bout
英语
go all out
一不做,二不休的字意分解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zuò
1:(“做”是“作”后起的分别字,“作”近代写作“做”)。
2:作。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
3:制作,制造。
4:充当。
5:斗,争斗。
6:杀害,谋害。
7:代,替。
8:定价;算作。
èr
1:(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2:一加一的和。
3:排列顺序中第二位的。

一不做,二不休,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ī bù zuò, èr bù xiū)。abac式组合,一不做,二不休意思是:意思是做事要么不做,一旦做了就要做到底,强调做事要有决心和勇气。 强调做事要有决心和勇气,体现出一种坚定的态度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