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天履地的解释
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犹如顶天立地一般。
出处
1.
《左传·僖公十五年》“晋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为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2.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后人用以形容人的品德和行为。寓意
强调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鼓励人们在生活中坚持正义和正直。
列子
1.
他总是坚持原则,戴天履地,赢得了大家的尊重。2.
即使面对巨大的诱惑,他依然戴天履地,保持了自己的清白。3.
在困难面前,他戴天履地,带领大家渡过了难关。4.
她在工作中戴天履地,深受同事们的爱戴。5.
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他依然戴天履地,坚持自己的信念。6.
你我皆向蒙王恩,~。不能报其万一。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八回戴天履地的翻译
德语
ehrenhaft und integer
日语
高潔にして名誉ある
法语
intègre et honorable
英语
upright and honorable
戴天履地的字意分解
dài
1:(形声。本义:增益)。
2:同本义。
3:古国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东。
4:加在头、颈、面、肩上、胸上。
5:拥护,从各方面给予支持。
tiān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同本义。
3: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4:《其人天且劓。——《易·睽卦》。虞注:“黥额为天。”。
5:天空。
6: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7:天堂 。
8:一昼夜 。
9:比人类品质更高尚和能力更强大的存在。
10: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11:一年里的特定时候 。
12:气象状态。
13:丈夫 。
14:如:失其所天。
15:指先天不足。
16:古代指君王 。
17:如:天颜(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仪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18:头等大事。
19:人的额部 。
20:如:天炙(朱水点额)。
21:天然的;天生的。
22:顶上的;架空的 。
23:姓。
lǚ
1:(会意。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2:同本义。
3:穿鞋。
4:登位。
5:实行。
6:开始担任职务。
7:鞋。
8:足。
9:领土,疆土。
de
1: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dì
1:(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同本义,与“天”相对。
3:地面;陆地。
4:土地;田地。
5:领土,属地;地区 。
6:地方;场所。
7:路程;面积。
8: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戴天履地,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ài tiān lǚ dì)。abac式组合,戴天履地意思是: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犹如顶天立地一般。 强调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鼓励人们在生活中坚持正义和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