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元履德的解释
包元履德是指包容一切,履行道德的美好品质。
出处
1.
《后汉书·梁统传》:“陛下包元履德,权时拨乱。功踰文武,德侔高皇。”2.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包元履德,天下归仁焉。''寓意
强调包容和道德的重要性,倡导高尚的品德修养。
列子
1.
他总是包元履德,深受大家的爱戴和尊敬。2.
在处理家庭矛盾时,她表现得非常包元履德。3.
作为班主任,老师的包元履德让学生们感到温暖。4.
社区里的老人们都称赞他包元履德,是大家的榜样。5.
在朋友圈中,他以包元履德的品质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包元履德的翻译
德语
die Ursprünge umarmen und Tugend praktizieren
日语
元を包み徳を履く
法语
embrasser l'origine et pratiquer la vertu
英语
embrace the origin and practice virtue
包元履德的字意分解
bāo
1:(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sì)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裹)。
2:用纸、布等裹东西。
3:包含,包容。里面含有。
4:包围。四面围住。
5:保证,担保。
6:约定专用。
7:包装好的一堆单件。
8:姓。
yuán
1:(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2:同本义。
3:天。
4:君。
5:开始;起端。
6:道家所谓的道。
7:指帝王年号。
8:朝代名 。1206 年,成吉思汗建蒙古汗国。1271 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 年灭南宋,统一全国,建都大都(今北京)。1368 年,朱元璋军攻占大都,元亡。自定国号起,元凡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9:又。
10:第一,居首位的。
11:大。
12:本来;向来;原来。
13:黑色。清朝避康熙(玄烨)皇帝的讳。改“玄”为“元”。
14:又。
lǚ
1:(会意。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2:同本义。
3:穿鞋。
4:登位。
5:实行。
6:开始担任职务。
7:鞋。
8:足。
9:领土,疆土。
dé
1:(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2:同本义。
3:感激。
4:取得,获得。
5:道德,品行。
6:恩惠;恩德。
7:福。

包元履德,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bāo yuán lǚ dé)。abcd式组合,包元履德意思是:包元履德是指包容一切,履行道德的美好品质。 强调包容和道德的重要性,倡导高尚的品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