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不可犯的解释
形容人庄重威严,令人敬畏,不敢冒犯。
出处
1.
宋·欧阳修《新霜二首》其二:“青松守节见临危,正色凛凛不可犯。”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王,曰:‘彼可取而代也!’遂自刎而死。项王虽死,汉王亦为其壮烈,曰:‘彼凛不可犯,吾亦敬之。’”寓意
强调人的庄重威严和不可冒犯的气势,鼓励人们保持尊严和坚定。
列子
1.
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他凛不可犯,展现出坚定的决心。2.
在家庭聚会上,爷爷凛不可犯的气势让大家都肃然起敬。3.
面对不讲理的顾客,店员凛不可犯地维护了店里的规矩。4.
在比赛中,队长凛不可犯的领导力激励了全队。5.
在课堂上,老师凛不可犯的态度让学生们不敢胡闹。6.
康熙的脸色突然变得神情冷峻,~。 ★二月河《康熙大帝》十八凛不可犯的翻译
德语
ehrfurchtgebietend und unverletzlich
日语
凛として犯すべからず
法语
imposant et inviolable
英语
awe-inspiring and inviolable
凛不可犯的字意分解
lǐn
1:(形声。从仌(bīng)冰。禀(bǐng)声。本义:剌骨的寒冷)。
2:同本义。
3:严肃而可敬畏。
4:畏惧。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kě
1:(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
2:许可;同意;准许。
3:能够;可以。
4:值得,堪。
5:相称;适合。
6:应当,应该。
7:病痊愈。
8:善,好。
9:合意,认为正确,是;对。
10:适当。
11:满的。
12:可是;却。
13:大约、近似。
14:表示程度。
15:无义。语助词。
16:表被动的助动词。
kè
fàn
1:同本义。
2:触犯,冒犯。
3:袭击。
4:遭遇;顶着;冒着。
5:又。
6:侵害。
7:伤害,损害。
8:欺凌,污辱。
9:违背;违反。
10:值得(与不连用)。
11:制服;胜。
12:落入;落到。
13:至,到。
14:犯人,罪犯。

凛不可犯,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ǐn bù kě fàn)。abcd式组合,凛不可犯意思是:形容人庄重威严,令人敬畏,不敢冒犯。 强调人的庄重威严和不可冒犯的气势,鼓励人们保持尊严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