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偏概全的解释
指用片面的观点或个别的现象来概括全部情况,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出处
1.
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首先要对讨论和批评的问题研究清楚,绝不能以偏概全,草木皆兵,不能以势压人,强词夺理。”2.
清·魏源《默觚·治篇一》:'以偏概全,失之子羽。'寓意
提醒人们在评价事物时要避免片面性,应当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
列子
1.
他在评价这部电影时,只看了一小段就以偏概全,实在不够公正。2.
不能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就以偏概全,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能力。3.
她只去过一个城市就以偏概全,认为整个国家都是那样的。4.
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以偏概全,认为自己一无是处。5.
他在评价这本书时,只读了开头几页就以偏概全,实在不够全面。6.
只有分析地阅读,才能学得深透,不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完整系统,不致断章取义,~ ★吴家国《普通逻辑》以偏概全的翻译
德语
aus dem Speziellen auf das Allgemeine schließen
日语
部分から全体を論じる
法语
généraliser à partir du particulier
英语
to generalize from the particular
以偏概全的字意分解
y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3:使,令。
4:凭借;仗恃。
5:认为,以为。
6:做,从事。
7:原因,缘故。
8:无固定职业的人。
9:把,拿 ——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10:依,按,凭 ——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言凭、根据。
11:在,于 ——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
12:从,自,由 ——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
13:因为,由于 ——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14:和,而 ——表示并列关系。
15:则,那么 ——表示条件关系。
16:才。
17:表目的或结果等。
18: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19: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
20:加在句尾,不示肯定语气。
piān
1:(形声。从人,扁声。本义:不正,倾斜)。
2:同本义。
3:边远。
4:片面,侧重于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
5:偏私;不公正;不公平。
6:假借为“遍”。普遍。
7:扁舟,小船。
8:疾飞,飘扬。
9:部属。
10:配偶的一方。
11:倾侧。
12:表示时间,相当于“正的”、“恰巧”。
gài
1:(形声。从木,既声。本义:量米粟时刮平斗斛(hú)用的木板。量米粟时,放在斗斛上刮平,不使过满)。
2:同本义。
3:节操,风度。
4:景象;状况。
5:引申为刮平,不使过量。
6:衡量;量,限量。
7:灌溉,洗涤。
8:又如;概盂(洗涤盂钵)。
9:感慨。
10:一律,一概。
quán
1:(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2:同本义。
3:古州名。全州 。治所在今广西全县。
4:完全。
5:完备,完整。
6:纯,纯粹的。与“杂”相对。
7:保全。
8:,病愈。
9:完全,都。
10:姓。

以偏概全,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ǐ piān gài quán)。abcd式组合,以偏概全意思是:指用片面的观点或个别的现象来概括全部情况,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提醒人们在评价事物时要避免片面性,应当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