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泥扬波的解释
比喻无中生有,故意制造事端或挑起争端。
出处
1.
战国·楚·屈原《楚辞·渔父》:“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意是指项羽在战场上故意扬起尘土,制造假象迷惑敌人。寓意
提醒人们要避免无谓的争端,维护和谐的关系。
列子
1.
他总是喜欢在朋友之间滑泥扬波,弄得大家关系紧张。2.
小区里有些人喜欢滑泥扬波,弄得邻里关系不和。3.
公司里有些员工喜欢滑泥扬波,影响了团队的合作氛围。4.
班级里总有几个同学喜欢滑泥扬波,搞得大家不开心。5.
家庭聚会上,有人喜欢滑泥扬波,弄得大家不欢而散。6.
~,偷荣求利。 ★《后汉书·袁绍传》滑泥扬波的翻译
德语
Unruhe stiften
日语
波風を立てる
法语
provoquer des troubles
英语
stir up trouble
滑泥扬波的字意分解
huá
1:(形声。从水,骨声。本义:滑溜,光滑)。
2:同本义。
3:狡诈;油滑。亦指狡猾的人。
4:浮华不实。
5:滑动;滑过。
6:中药。滑石。
7:中医脉象之一,指脉搏跳动流畅。
8:古国名 。在今河南。
ní
1:(形声。从水,尼声。本义:泥水)。
2:中国古水名,泾水支流,即今甘肃省庆阳地区的东河及其下流马连河。
3:泥土;泥巴。
4:泥水,稀泥;烂泥。
5:一堆捣成或压成的柔软的糊状混合料。
6:读“niè”,通“涅”,染黑。
7:软弱无力。
nì
1:阻塞,阻滞。
2:拘泥于;拘执,不变通。
3:涂沫。
4:糊。
5:软求,软缠;缠着。
yáng
1:(形声。从手,昜(yáng)声。金文字形,像用双手举起“玉”,是会意字。本义:高举)。
2:同本义。
3:假借为“飞”。飞起,升高。
4:通过风或气流处理。
5:提高声音。
6:发扬,发挥。
7:振作,昂扬。
8:显示;夸耀。
9:仰。
10:眉毛及其上下部分。
11:过长过高的树枝。
12:古九州之一 。辖今苏、皖、赣、浙、闽诸省。
13:姓。
bō
1:(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2:同本义。
3:涌流的水;流水。
4:目光流转;流转的目光。
5:激荡,起水波。
6:奔;逃跑。

滑泥扬波,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huá nì yáng bō)。abcd式组合,滑泥扬波意思是:比喻无中生有,故意制造事端或挑起争端。 提醒人们要避免无谓的争端,维护和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