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不沾地 jiǎo bù zhān dì

abcd式
拼音jiǎo bù zhān dì
注音ㄐㄧㄠˇㄅㄨˋㄓㄢㄉㄧˋ
繁体脚不沾地
感情褒义
近义词
  • 轻快如风
  • 疾如闪电
  • 快如飞鸟
反义词
脚不沾地的解释
形容动作迅速或轻快,脚似乎不沾地。也用来形容某人忙碌或兴奋的状态。
出处

1.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那李嬷嬷脚不沾地,跟着凤姐儿走了。”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描述项羽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
寓意
强调速度和轻快,表现出积极主动和高效的状态。
列子

1.

小明在操场上跑步,脚不沾地,赢得了比赛。

2.

她在舞台上跳舞,脚不沾地,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3.

他忙得脚不沾地,终于完成了所有的任务。

4.

孩子们在游乐场玩得脚不沾地,非常开心。

5.

运动员在赛场上表现得脚不沾地,令人叹服。

6.

近几天来,他都是~,身不沾家的。他忙着对各种各样的人解释这样,说明那样。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

脚不沾地的翻译
德语
flinkfüßig
日语
足が地に着かない
法语
pieds légers
英语
fleet-footed
脚不沾地的字意分解
jiǎo
1:(形声。从肉,却声。本义:胫,小腿)。
2:同本义。
3:足的别称。
4:某物的底座(作为它的支承部件)。
5:帮手。
jué
1: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zhān
1:古水名。
2:淇水支流。源出山西省壶关县南赵掌尖老山南麓,东流入河南省,至鹤壁市西注入淇水。今上流建有弓上水库。
3:假借为“霑”。浸润;浸湿。
4:接触。
5:熏陶;感化。
6:雨水浸湿。
7:比喻恩泽沾润。
de
1: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1:(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同本义,与“天”相对。
3:地面;陆地。
4:土地;田地。
5:领土,属地;地区 。
6:地方;场所。
7:路程;面积。
8: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脚不沾地,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iǎo bù zhān dì)。abcd式组合,脚不沾地意思是:形容动作迅速或轻快,脚似乎不沾地。也用来形容某人忙碌或兴奋的状态。 强调速度和轻快,表现出积极主动和高效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