竦然起敬的解释
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极为敬重和佩服,以至于感到震撼、肃然起敬。
出处
1.
明·归有光《少傅陈公六十寿诗序》:“其为人忠诚悃愊,人望之者,不言而竦然起敬。”2.
语出《论语·子张》:'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后人以此形容对人的敬重。寓意
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深深敬意和钦佩,体现出对他人成就和品德的高度认可。
列子
1.
当他听到老人讲述自己的经历时,不由得竦然起敬。2.
见到这位大师的作品后,我竦然起敬,觉得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3.
她在比赛中表现出的毅力和勇气,让观众们竦然起敬。4.
听到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后,同行们竦然起敬。5.
当我们了解到他为社会所做的贡献后,大家都竦然起敬。6.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2卷:“黄生见其仪容古雅,~。”竦然起敬的翻译
德语
voll von Ehrfurcht und Respekt sein
日语
畏敬の念を抱く
法语
être rempli de respect et d'admiration
英语
be filled with awe and respect
竦然起敬的字意分解
sǒng
1:(会意。从立,从束。立,站着。束,约束。本义:肃敬;恭敬)。
2:同本义。
3:(企立,伸长脖子、提起脚跟站着)。
4:耸立。
5:往上跳。
6:振动;振作。
7:执;握。
8:恐惧。
rán
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3:俗字作“燃”。
4:明白。
5:耀;照耀。
6:以为…对;同意。
7:形成。
8:宜;合适。
9:但是,然而。
10:于是。
11:是,对 假借为嘫。
12:如此,这样,那样。
13: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14: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15: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16:姓。
qǐ
1:(形声。从走,己声。本义:由躺而坐;由坐而立)。
2:同本义。
3:又。
4:起床。
5:产生;发生。
6:又。
7:开始;开端。
8:又。
9:源起;起因于。
10:起身,动起来,采取行动。
11:起义,起事,闹事。
12:又。
13:隆起,凸起,耸立。
14:又。
15:草拟。
16:使疏松。
17:扶持。
18:取。
19:出身。
20:用在动词后作为补足语,表示动作的向上方向。
jìng
1:(会意。从攴(pū),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jí),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
2:同本义。
3:慎重地对待,不怠慢不苟且;敬谨。
4:尊重,尊敬。
5:自愿转让毋需抵偿的东西,捐赠或赠的礼品。
6:姓。

竦然起敬,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ǒng rán qǐ jìng)。abcd式组合,竦然起敬意思是: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极为敬重和佩服,以至于感到震撼、肃然起敬。 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深深敬意和钦佩,体现出对他人成就和品德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