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不苟的解释
形容遇到事情不马虎,非常认真和谨慎。
出处
1.
宋·苏辙《曾肇磨勘改朝散郎》:“具官某,学术精博,遣词甚工,操履坚正,遇事不苟。”2.
出自《论语·学而》:'事思敬,勿忽于微,勿苟于细。' 后人用'遇事不苟'来形容对事情处理的认真态度。寓意
强调做事要认真细致,不轻忽对待任何事情,体现一种严谨的态度。
列子
1.
他在工作中遇事不苟,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当。2.
她在学习上遇事不苟,每次考试前都会认真复习。3.
他对待朋友遇事不苟,总是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4.
他在做实验时遇事不苟,确保每一个步骤都准确无误。5.
她在料理食物时遇事不苟,确保每一道菜都精致可口。6.
镐端挺寡言,所至安静有体,而~,为世所推重。 ★《宋史·明镐传》遇事不苟的翻译
德语
gewissenhaft bei der Bearbeitung von Angelegenheiten
日语
事に臨んではおろそかでない
法语
scrupuleux dans le traitement des affaires
英语
meticulous in handling matters
遇事不苟的字意分解
yù
1:(形声。从辵(chuò),禺(yù)声。本义:相逢,不期而会)。
2:同本义。
3:遭受。
4:又。
5:对待、相待。
6:抵挡;对付。
7:遇合;投合。
8:接触。
9:际遇;机会。
10:姓。
shì
1:(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同本义。
3: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4:职业。
5:事情。
6:事业。
7:事故,事件。
8:典故;故事。
9:情况,情形。
10:侍奉;供奉。
11:做,从事。
12:使用;役使。
13:奉行。
14:治理;办理。
15:任用。
16:件;副。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gǒu
1:(形声。从艸,句(gōu)声。本义:草名。又:菜名) 同本义。
2:随便,轻率。
3:姑且;暂且。
4:若;如果;假使。

遇事不苟,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ù shì bù gǒu)。abcd式组合,遇事不苟意思是:形容遇到事情不马虎,非常认真和谨慎。 强调做事要认真细致,不轻忽对待任何事情,体现一种严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