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往来 xìn shǐ wǎng lái

abab式
拼音xìn shǐ wǎng lái
注音ㄒㄧㄣˋㄕˇㄨㄤˇㄌㄞˊ
繁体信使往來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书信往来
  • 音讯频繁
  • 鱼雁传书
反义词
信使往来的解释
形容通信频繁,来往不断。
出处

1.

《魏书·西域传论》》:“西域虽通魏氏,而中原始平,天子方以混一为心,未遑征伐。其信使往来,深得羁縻勿绝之道耳。”

2.

《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后人引申为信使往来频繁。
寓意
强调沟通的重要性,保持联系的必要性。
列子

1.

朋友之间信使往来,感情更加深厚。

2.

两家公司信使往来,合作项目进展顺利。

3.

他们信使往来,很快就确定了婚礼的细节。

4.

亲戚们信使往来,互相传递着节日的祝福。

5.

同学们信使往来,分享着各自的生活趣事。

6.

从此闯、曹两营~不断,都瞒着西营耳目。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九章

信使往来的翻译
德语
häufige Kommunikation
日语
頻繁な通信
法语
communication fréquente
英语
frequent communication
信使往来的字意分解
xìn
1:(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2:同本义。
3:真实,不虚伪。
4:相信;信任。
5:守信用。
6:住宿两夜。
7:证实;应验。
8:知晓。
9:信约;盟约。
10:符契;凭证。
11:持有信物的外交使臣或传送函件或口头消息的人。
12:音讯。
13:书信,信件(晚起义。先秦两汉的书信又用“书”字表示)。
14:放任;随便。
15:果真,的确。
16:姓。
shǐ
1:(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2:同本义。
3:派遣。
4:致使;让;叫。
5:运用;使用。
6:使唤;役使;支使。
7:出使。
8:放纵,任性。
9:主使。
10:使者。
11:使命。
12:佣人;奴仆。
13:假如;如果。
14:姓。
wǎ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义:去,到…去)。
2:同本义。
3:彼此间来往。
4:亡去。
5:给予,送。
6:归向。
7:昔时;过去。
8:死者。
9:后;以后。
10:外,超过某种限度或范围。
11:同“望”。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相当于“朝”、“向”。
lái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
2:同本义。
3:未来,将来。
4:由彼至此;由远到近。与“去”、“往”相对。
5:归,回来,返回。
6:归服;归顺。
7:招来;招致。后多作“徕”。
8:表示动作的趋向。
9:赐予。
10:赐予。
11:这。
12:无义,译作“了”,“吧”,或不译。
13:以来,表示时间从过去某时持续到现在。
14:用于句尾。
15:姓。
lài
1:慰劳。

信使往来,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ìn shǐ wǎng lái)。abab式组合,信使往来意思是:形容通信频繁,来往不断。 强调沟通的重要性,保持联系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