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妇下车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下车后勇猛无比,常用来比喻有勇无谋或鲁莽的行为。
出处
1.
《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从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而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2.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为'今王之请齐,犹请秦也;请秦而与之争强,不亦难乎?冯妇之勇,吾不知也。' 后演变成成语。寓意
提醒人们在行动前需要谨慎思考,避免鲁莽行事。
列子
1.
小明在比赛中不顾一切地冲向终点,真是冯妇下车。2.
他一听到有人批评就立即反驳,完全是冯妇下车的表现。3.
面对复杂的问题,他总是冯妇下车,缺乏深思熟虑。4.
在讨论方案时,他总是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真是冯妇下车。5.
在紧急情况下,他不顾一切地冲进火场,真是冯妇下车。6.
笠翁不拾唾余,今于饮食之中,现增一副依样葫芦矣!~,请戒其始。 ★清·李渔《闲情偶寄·饮馔部·糕饼》冯妇下车的翻译
德语
rücksichtslose Tapferkeit
日语
無謀な勇気
法语
bravoure imprudente
英语
reckless bravery
冯妇下车的字意分解
fù
1:(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帚”,右边是“女”。从女持帚,表示洒扫。本义:已婚的女子)。
2:同本义。
3:泛指妇女,常指成年女子。
4:妻子。
5:儿媳。
xià
1:(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2:同本义。
3:地。
4:臣下;百姓;群众。
5:方面。
6:特指湖泽。
7:地表之下。
8:里面。
9:旧时时间单位,相当于“点”。
10:指时间、处所、范围。
11:位在下的人。
12:下来。
13:落下;降下。
14:弯屈。
15:卸下。
16:发表、宣告。
17:去;到。
18:做饭。
19:夺得、攻取、占领或攻占。
20:又如:连下数城。
21:歇宿;收留。
22:又如:下人(旅店安排客人住宿);下处(住所;旅店);下店。
23:投降。
24:又如:下气(说求饶的话);下腰(弯腰。比喻屈服)。
25:居人之下;谦让。
26:又如:下人(居于人下);下顾(照顾;关照);下气(恭敬顺从)。
27:安扎。
28:拍。
29:身分、地位低。
30:次序或时间在后。
chē
1:(象形。甲骨文有多种写法。象车形。本义:车子,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
2:同本义。
3:特指战车,兵车。
4:乘车。
5:姓。
jū
1:国际象棋中的一种棋子,它可以顺着平行于棋盘边的路随便走多少方格,假如没有其它棋子阻挡的话。

冯妇下车,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féng fù xià chē)。abcd式组合,冯妇下车意思是:形容一个人下车后勇猛无比,常用来比喻有勇无谋或鲁莽的行为。 提醒人们在行动前需要谨慎思考,避免鲁莽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