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隐晦 tāo guāng yǐn huì

abac式
拼音tāo guāng yǐn huì
注音ㄊㄠㄍㄨㄤㄧㄣˇㄏㄨㄟˋ
繁体韜光隱晦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韬光隐晦的解释
形容人或事物隐藏光芒,不显露锋芒,保持低调。
出处

1.

郭沫若《附录·写作缘起》:“这也与其说是由于信陵君的悲观、失望而至于消极,倒宁可说是由于魏王的猜忌、残忍,而使他不得不韬光隐晦的。”

2.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原句为“韬光养晦”,后演变为“韬光隐晦”。
寓意
强调低调行事,积蓄力量,适时而动。
列子

1.

他虽然才华横溢,但一直韬光隐晦,不愿在人前炫耀。

2.

在公司里,她总是韬光隐晦,默默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3.

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依然保持韬光隐晦的态度。

4.

在比赛中,他选择韬光隐晦,等待最佳时机再发力。

5.

她在社交场合中总是韬光隐晦,不喜欢成为焦点。

韬光隐晦的翻译
德语
ein niedriges Profil bewahren
日语
低姿勢を保つ
法语
garder un profil bas
英语
keep a low profile
韬光隐晦的字意分解
tāo
1:(形声。从韦,舀(yǎo)声。韦,熟皮。本义:剑套)。
2:同本义。
3:装弓的袋子。
4:用兵的计谋。
5:掩藏。
6:纳弓于弓袋。
7:包容。
8:宽;缓。
guā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2:同本义。
3:色泽;光彩。
4:荣耀;昭著。
5:光阴,时光。
6:景色。
7:称人来访的敬词。
8:光明,明亮。
9:光滑。
10:裸露。
11:(guǎng)。广大,宽阔。
12:照耀。
13:增辉,发扬光大。
yǐn
1:藏匿;隐蔽。
2:隐瞒。
3:隐测,审度。
4:怜悯。
5:隐逸不出。
6:塞,堵塞。
7:隐没;熄灭。
8:精深;微妙。
9:用同“稳”(wěn)。安稳;稳定。
10:威重的样子,深沉稳重。
11:殷盛。
12:矮墙。
13:痛苦;疾苦。
14:隐居的人。
15:隐语。
16:隐衷,隐情。
17:櫽栝,矫正竹木弯曲的工具。
18:暗暗地。
19:姓。
huì
1:(形声。从日,每声。本义: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2:同本义。
3:夜;晚。
4:昏暗。
5:义理深微;隐晦;含蓄。
6:草木凋零。

韬光隐晦,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āo guāng yǐn huì)。abac式组合,韬光隐晦意思是:形容人或事物隐藏光芒,不显露锋芒,保持低调。 强调低调行事,积蓄力量,适时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