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不可夺志的解释
形容一个普通人有坚定的志向和信念,不会轻易被他人动摇或夺去。
出处
1.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原文是“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堂然也,吾得正而勿怪,彼不得已而后从我,匹夫不可夺志也。”寓意
强调个人意志的坚定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鼓励人们坚持自己的信念。
列子
1.
小明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始终记得匹夫不可夺志,坚持不懈努力。2.
在创业的艰难时刻,张老板始终坚信匹夫不可夺志,最终取得了成功。3.
面对同学的嘲笑,小刚依然坚持自己的梦想,体现了匹夫不可夺志的精神。4.
李老师鼓励学生们要有匹夫不可夺志的决心,去实现自己的目标。5.
即使在逆境中,运动员们也保持着匹夫不可夺志的态度,继续训练。匹夫不可夺志的翻译
德语
Ein gewöhnlicher Mann kann nicht seines Ehrgeizes beraubt werden
日语
匹夫は志を奪われるべからず
法语
Un homme ordinaire ne peut pas voir son ambition enlevée
英语
A common man cannot have his ambition taken away
匹夫不可夺志的字意分解
pǐ
1:(会意。据金文,象以山崖的凹凸不平来比喻布的摺皱。本义:中国古代计算布帛的单位,四丈为匹)。
2:量词。用于纺织品或缧马等。
3:志同道合的人;伴侣;配偶。
4:同类;友辈。
5:匹敌,对手。
6:二人。
7:比喻。
8:匹敌;比得上,相当。
fū
1:(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站着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zān),意思是成年男子,是个丈夫了。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标志。本义:成年男子的通称)。
2:同本义。
3:女子的正式配偶。
4:大丈夫。对男子的美称。
5:剑衣。
6:足背。
7:再,又一次。
fú
1:那,那个,那些 ——表示远指。
2:这,这个,这些 ——表示近指。
3:所有的,大家。相当于“凡”。
4: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
5:用于句中,舒缓语气。
6:用于句尾名,表示感叹。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kě
1:(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
2:许可;同意;准许。
3:能够;可以。
4:值得,堪。
5:相称;适合。
6:应当,应该。
7:病痊愈。
8:善,好。
9:合意,认为正确,是;对。
10:适当。
11:满的。
12:可是;却。
13:大约、近似。
14:表示程度。
15:无义。语助词。
16:表被动的助动词。
kè

匹夫不可夺志,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pǐ fū bù kě duó zhì)。abcd式组合,匹夫不可夺志意思是:形容一个普通人有坚定的志向和信念,不会轻易被他人动摇或夺去。 强调个人意志的坚定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鼓励人们坚持自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