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梁换柱 tōu liáng huàn zhù

abcd式
拼音tōu liáng huàn zhù
注音ㄊㄡㄌㄧㄤˊㄏㄨㄢˋㄓㄨˋ
繁体媢樑换柱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偷梁换柱的解释
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事物或偷换概念,常用于形容不正当的替代或欺骗行为。
出处

1.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真真可怜可叹。”

2.

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偷梁换柱,移花接木。'
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欺骗手段,保持诚信和警觉。
列子

1.

他偷梁换柱,把自己的旧手机换成了新款的,骗过了家人。

2.

在考试中,学生偷梁换柱,把答案写在橡皮上,试图作弊。

3.

商家偷梁换柱,用劣质材料冒充高档材料,欺骗了消费者。

4.

他偷梁换柱,将原本的合同条款悄悄修改,试图逃避责任。

5.

朋友聚会时,有人偷梁换柱,把自己的饮料换成了酒,暗中喝醉了。

6.

他采取~的手法,将别人的科研成果据为己有。

偷梁换柱的翻译
德语
Täuschung durch Austausch
日语
すり替え
法语
tromperie par substitution
英语
bait and switch
偷梁换柱的字意分解
tōu
1:(形声。从人,俞声。本义:苟且;马虎)。
2:同本义。
3:浅薄;不厚道。
4:轻视。
5:取。
6:窃取。
7:盗窃他人钱物的人。
liáng
1:(会意。从木,从水,刅(chuāng)声。从“木”从“水”,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桥。本义:水桥)。
2:同本义。
3:房梁。
4:稻粱
5:山谷之间的延绵高地 。如:梁端(山顶);山梁。又指身体或物体上居中拱起或成弧形的部分。如:脊梁;鼻梁;深辀(古代车子的曲辕);梁冠(有横脊的冠)。
6:堤堰;鱼堰。
7:国名。
8:周时诸侯国。
9:战国七雄之一,即魏。魏惠王于公元前362年迁都大梁,故称梁。
10:又。
11:朝代名。
12:南朝萧衍(梁武帝)所建(公元502—557年)。
13:五代朱温(梁太祖)所建,史称后梁(公元907年—923年)。
14:又。
15:古九州之一 。辖境即今陕西省南部及四川省全部。
16:
17:架桥、修桥。
18:姓。
huàn
1:(形声。从手,奂(huàn)声。本义:互易)。
2:同本义。
3:变易,改变。
zhǔ
1:支撑
2:挡住;阻塞。
3:拄。
zhù
1:(形声。从木,主声。本义:屋柱)。
2:同本义。
3:像柱子的东西。

偷梁换柱,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ōu liáng huàn zhù)。abcd式组合,偷梁换柱意思是: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事物或偷换概念,常用于形容不正当的替代或欺骗行为。 提醒人们要警惕欺骗手段,保持诚信和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