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为笑柄的解释
形容某人或某事被广泛传颂,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出处
1.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回:“男家埋怨他办事无首尾,女家骂他占骗……合域传为笑柄。”2.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传为笑柄,天下以为笑。'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成为他人嘲笑的对象。
列子
1.
他的尴尬时刻在朋友圈中传为笑柄,大家都津津乐道。2.
小明的搞笑表演在学校里传为笑柄,大家都乐不可支。3.
那次失误在公司里传为笑柄,同事们经常拿出来开玩笑。4.
她的古怪行为在社区里传为笑柄,邻居们都觉得好笑。5.
那场比赛的失误在球迷中传为笑柄,成为经典笑料。6.
总办倒也拿他无可知何,从此外面便~。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传为笑柄的翻译
德语
zum Gespött werden
日语
笑いものになる
法语
devenir la risée
英语
become a laughing stock
传为笑柄的字意分解
chuán
1:传递;传送。
2:传授。
3:让位;传代。
4:留传。
5:充分或确切地表明;表达。
6:召,叫来。发出命令叫人来。
zhuàn
1:驿站所备的车。
2:驿站;驿舍。
3:符信。
4:传记。
5:又。
6:注释或阐述经义的文字。
7:作传;记载。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xiào
1:(会意。从竹,从夭。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字或从竹,从夭。本义:因喜悦开颜或出声)。
2:同本义。
3:讥笑;嘲笑。
4:玩笑;逗乐。
5:比喻花朵开放。
bǐng
1:(形声。从木,丙声。本义:器物的把儿)。
2:同本义。
3:权力。
4:根本。
5:执掌;掌握。同“秉”。
6:姓。

传为笑柄,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uán wèi xiào bǐng)。abcd式组合,传为笑柄意思是:形容某人或某事被广泛传颂,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提醒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成为他人嘲笑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