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文凿句 chuān wén záo jù

abcd式
拼音chuān wén záo jù
注音ㄔㄨㄢㄨㄣˊㄗㄠˊㄍㄡ
繁体穿文鑿句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穿文凿句的解释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时不顾内容和实际情况,生硬地引用古文或成语,显得不自然和做作。
出处

1.

《艺文类聚》卷七九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君年少,何以轻穿文凿句,而妄讥诮老子耶?”

2.

出自《后汉书·张衡传》:'或穿文凿句,妄生枝节。'
寓意
提醒人们在说话和写作中要自然流畅,避免生硬引用,保持真实性和诚意。
列子

1.

他在演讲时穿文凿句,让听众感到不自然。

2.

这篇文章穿文凿句,显得非常做作。

3.

她的论文穿文凿句,缺乏自己的见解。

4.

他在聊天中穿文凿句,显得不够真诚。

5.

小说中的对话穿文凿句,破坏了阅读体验。

穿文凿句的翻译
德语
Zitate in einen Kontext zwingen
日语
文を無理に引用する
法语
forcer des citations dans un contexte
英语
to force quotations into a context
穿文凿句的字意分解
chuān
1:(会意。从牙,从穴。牙在穴中,表示穿通的意思。本义:穿通,穿破)。
2:同本义。
3:通过、透过(空隙、空间等)。
4:贯通;贯串。
wén
1:(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同本义。
3: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4: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5:美德;文德。
6: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7:文献,经典;韵文。
8: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9: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
10:法令条文。
11:文教;礼节仪式。
12: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13: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14: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15:修饰;文饰。
16:装饰。
17: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18:紊乱的。
19:用于计算纺织物。
20:姓。
záo
1:(形声。从金,鑿(zuò)省声。从金,表示与金属制品有关。本义:凡穿物使通都称凿)。
2:同本义。
3:挖掘;开凿。
4:开通。
5:穿凿附会。
6:戳,用手指头猛地一推。
7:舂米使之精白。
8:引申为冲刷。
9:敲击,捶打。
10:凿子。
11:古代用以施行黥刑的刑具。因指黥刑。
gōu
1:(形声。从口。正当读今言钩,俗作勾。本义:弯曲)。
2:同本义。
3:勾画。
4:如果——表示假设。
5:古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旁的短边。
6:——人名用字。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口,从丩(jiū),象绳丝缠结之状)。“丩”亦兼表字音。①(gōu)本义:弯曲。②句子。
2:语句;诗句。
3:中国汉代行大礼时,由九宾中地位最低的士依次向上传话,与“胪”相反。
4:用于时间的计量。表示点时,相当于“点”;表示时段时,相当于“个”(钟头)。

穿文凿句,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uān wén záo jù)。abcd式组合,穿文凿句意思是: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时不顾内容和实际情况,生硬地引用古文或成语,显得不自然和做作。 提醒人们在说话和写作中要自然流畅,避免生硬引用,保持真实性和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