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断髭须的解释
形容极度愤怒或气愤时,因情绪激动而拈断胡须的行为,常用来表现愤怒到极点的情绪。
出处
1.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二:“唐人皆苦思作诗,所谓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2.
出自《三国演义》第八十二回,描述关羽因黄忠被封为前将军而愤怒,拈断了自己的胡须。寓意
表达极度愤怒的情绪,提醒人们在愤怒时要保持理智。
列子
1.
听到对方的无礼言辞,他拈断髭须,气得脸都红了。2.
当得知自己的作品被抄袭,他拈断髭须,愤怒地表示要维权。3.
看到孩子不听劝告,父亲拈断髭须,严厉地批评了他。4.
听到朋友背叛的消息,他拈断髭须,气愤难平。5.
在比赛中被对方故意犯规,他拈断髭须,愤怒地向裁判抗议。6.
这种~的音调,在这个书斋里,不容易听到的。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拈断髭须的翻译
德语
vor Wut den Bart zupfen
日语
怒りで髭を引きちぎる
法语
arracher sa barbe par colère
英语
pluck one's beard in anger
拈断髭须的字意分解
niān
1:(形声。从手,占声。本义:用指取物)。
2:同本义。
duàn
1:(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2:同本义。
3:断开;断绝。
4:拦截;拦劫。
5:判断;裁决。
6:分;区分;划分。
7:斩杀,宰杀。
8:绝对;一定。
zī
1:嘴唇上边的短须。
xū
1:(本字作“须”。后来写成有鬚,现在又简化为“须”。象形。从页,从彡,页(xié),头,彡(shān),表毛饰。指人面上的毛。本义:胡须)。
2:同本义。
3:野兽的鬚。泛指动、植物身上像须的东西。
4:流苏。
5:片刻。
6:等待。
7:停留。
8:需要。
9:助动词。必要,应当。
10:终于。
11:本是;本来。
12:必然。
13:相当于“却”。
14:虽然。
15:姓。

拈断髭须,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niān duàn jí xū)。abcd式组合,拈断髭须意思是:形容极度愤怒或气愤时,因情绪激动而拈断胡须的行为,常用来表现愤怒到极点的情绪。 表达极度愤怒的情绪,提醒人们在愤怒时要保持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