谑而虐的解释
形容言辞幽默但带有讽刺或刻薄的意味。
出处
1.
清·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当其时,内府之权皆归堂郎中,各堂端拱无为而已。有嘲之曰:‘嵩不知,巴不管,胡涂堂官填不满……’可谓谑而虐矣。”2.
出自《论语·阳货》,原句为'子曰:'谑而不虐。'意思是说玩笑要有分寸,不能过分。寓意
提醒人们在言辞中要注意分寸,避免伤害他人感情。
列子
1.
他总是谑而虐地评论别人的穿着,让人觉得不舒服。2.
聚会上,他谑而虐的言辞让大家笑中带尴尬。3.
同事间的玩笑如果谑而虐,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4.
她用谑而虐的语气评价我的作品,我只能苦笑。5.
他的谑而虐常让人觉得他是在故意找茬。6.
这等说话,也算善于劝谏的了,无奈李纯生长山水之间,久执樵渔之业,~。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二十一回谑而虐的翻译
德语
witzig aber ätzend
日语
冗談だが辛辣
法语
spirituel mais caustique
英语
witty but caustic
谑而虐的字意分解
xuè
1:(形声。从言,虐声。本义:尽兴地游乐)。
2:同本义。
3:取笑作乐。
4:喜乐。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nüè
1:(会意。小篆字形。从虍(hǔ指虎头),爪人。即虎足反爪伤人。隶变后省略“人”字。本义:凶恶,残暴)。
2:同本义。
3:暴烈;险恶。
4:无节制;纵情。
5:侵害;残害。
6:轻视;忽视。
7:灾害。

谑而虐,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uè ér nuè)。abac式组合,谑而虐意思是:形容言辞幽默但带有讽刺或刻薄的意味。 提醒人们在言辞中要注意分寸,避免伤害他人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