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走龙蛇 bǐ zǒu lóng shé

abcd式
拼音bǐ zǒu lóng shé
注音ㄅㄧˇㄗㄡˇㄌㄨㄥˊㄕㄜˊ
繁体筆走龍蚮
感情褒义
近义词
  • 龙飞凤舞
  • 笔力雄健
  • 运笔如神
反义词
笔走龙蛇的解释
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有力,运笔如龙蛇游动,变化多端。
出处

1.

唐·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2.

唐代·张怀瓘《书断·论用笔》:'笔法遒劲,笔走龙蛇。'
寓意
强调书法艺术的高超技巧和表现力,体现艺术的生命力和动感。
列子

1.

他的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深受大家喜爱。

2.

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笔走龙蛇,引得同学们赞叹。

3.

小王练习书法多年,作品已能达到笔走龙蛇的境界。

4.

展览上的书法作品,笔走龙蛇,令人叹为观止。

5.

在书法比赛中,他的一幅作品以笔走龙蛇的风格夺得第一。

6.

秀才肖王宾胸藏锦绣,~。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卷二十

笔走龙蛇的翻译
德语
kraftvoll und dynamisch
日语
力強く勢いがある
法语
vigoureux et énergique
英语
vigorous and forceful
笔走龙蛇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竹,从聿。“聿”(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2:同本义。
3:笔法。曲笔,伏笔。
4:书写;记载。
5:用于款项、书画的量,如:一笔款;三笔账;写得一笔好字。
zǒu
1:(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
2:同本义。
3:逃跑。
4:往。奔向某地。
5:泄漏。
6:丧失,失去。
7:泛指兽类。
8:车轮。
9:仆人,有时含蔑称意。
lóng
1:(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2:同本义。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3: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
4:喻不凡之士,豪杰之士。
5:喻骏马。
6:姓。
shé
1:(形声。从虫,它声。本写作“它”。甲骨文字形,是象形字。本义:一种爬行动物)。
2:同本义。
3:象征国君、君子等。
1:——见“委蛇”(wēiyí)。

笔走龙蛇,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ǐ zǒu lóng shé)。abcd式组合,笔走龙蛇意思是: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有力,运笔如龙蛇游动,变化多端。 强调书法艺术的高超技巧和表现力,体现艺术的生命力和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