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一表 táng táng yī biǎo

abac式
拼音táng táng yī biǎo
注音ㄊㄤˊㄊㄤˊㄊㄤˊㄊㄤˊㄧㄅㄧㄠˇ
繁体堂堂堂堂一錶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堂堂一表的解释
形容人外表堂堂正正,气宇轩昂,给人一种威严而又庄重的感觉。
出处

1.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孔明致玄德之意华,偷眼看孙权,碧眼紫髯,堂堂一表。”

2.

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备身长八尺,每自称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言貌堂堂,甚得众心。' 后人用“堂堂一表”形容人的外貌气度。
寓意
强调人的外貌和气质的重要性,鼓励人们通过外在表现内在的自信和力量。
列子

1.

在毕业典礼上,他堂堂一表地走上舞台,接受校长的颁奖。

2.

她堂堂一表地出现在婚礼现场,赢得了所有人的赞叹。

3.

他堂堂一表地站在讲台上,吸引了所有学生的目光。

4.

在舞会上,他堂堂一表地邀请舞伴,显得非常自信。

5.

在慈善晚会上,他堂堂一表地捐款,赢得了大家的敬佩。

6.

本帅看你~,象个英雄,故不将你解去。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九回

堂堂一表的翻译
德语
imposantes Aussehen
日语
堂々とした風貌
法语
apparence imposante
英语
imposing appearance
堂堂一表的字意分解
táng
1:(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2:同本义。
3:后泛指房屋的正厅。
4:旧时官府议论政事、审理案件的地方。
5:山上宽阔平坦的地方。
6:高显的样子。
táng
1:(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2:同本义。
3:后泛指房屋的正厅。
4:旧时官府议论政事、审理案件的地方。
5:山上宽阔平坦的地方。
6:高显的样子。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biǎo
1:(会意。从毛,从衣,“毛”又兼作声符。小篆字形,衣字中间加个毛字。古人穿皮衣,毛朝外面,所以“表”从“毛”。本义:外衣)。
2:同本义。
3:外面(与“里”相对)。
4:外表,外貌。
5:表率,榜样。
6:表帜,标志。
7:给皇帝上的奏章。
8:表格。
9:作标记的木柱。
10:直立于地面,用以测日影的标杆。
11:石碑。
12:表彰,显扬。
13:设立标记;标出,标明。
14:表白。
15:启奏,上表章给皇帝。
16:姓。

堂堂一表,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áng táng yī biǎo)。abac式组合,堂堂一表意思是:形容人外表堂堂正正,气宇轩昂,给人一种威严而又庄重的感觉。 强调人的外貌和气质的重要性,鼓励人们通过外在表现内在的自信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