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用晦 tāo guāng yòng huì

abac式
拼音tāo guāng yòng huì
注音ㄊㄠㄍㄨㄤㄩㄥˋㄏㄨㄟˋ
繁体韜光用晦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蛰伏待时
  • 韬晦待机
  • 深藏不露
反义词
韬光用晦的解释
比喻隐藏自己的光芒和才华,韬光养晦,待时而动。常用于形容低调行事,积蓄力量。
出处

1.

唐·黄滔《知白守黑赋》:“圣人所以立言于彼,垂训于后,将令学者得韬光用晦之机,不使来人有衒实矜华之丑。”

2.

出自《史记·留侯世家》,原指张良对刘邦的建议,意在保存实力,待机而动。
寓意
强调在适当的时候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提醒人们要懂得低调和积蓄力量。
列子

1.

他韬光养晦多年,终于在关键时刻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2.

在公司里,他一直韬光养晦,直到升职机会来临才展露锋芒。

3.

她在学术界韬光养晦,等待合适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4.

在比赛中,他韬光养晦,直到最后时刻才发挥出全部实力。

5.

他韬光养晦多年,终于在艺术创作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韬光用晦的翻译
德语
sein Licht unter den Scheffel stellen
日语
才を隠す
法语
cacher son jeu
英语
hide one's light under a bushel
韬光用晦的字意分解
tāo
1:(形声。从韦,舀(yǎo)声。韦,熟皮。本义:剑套)。
2:同本义。
3:装弓的袋子。
4:用兵的计谋。
5:掩藏。
6:纳弓于弓袋。
7:包容。
8:宽;缓。
guā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2:同本义。
3:色泽;光彩。
4:荣耀;昭著。
5:光阴,时光。
6:景色。
7:称人来访的敬词。
8:光明,明亮。
9:光滑。
10:裸露。
11:(guǎng)。广大,宽阔。
12:照耀。
13:增辉,发扬光大。
yòng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2:同本义。
3:任用(委派人员担任职务)。
4:运用(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
5:治理;管理。
6:出力;效命。
7:需要。
8:执政;当权。
9:行事;行动。
10:功用;功能。
11:器用;物质。
12:费用,资财。
13:因;由。
14:凭,拿。
15:因,因为。
16:表示结果,相当于“因而”、“于是”。
17:表示目的,相当于“为了”、“为的是”。
huì
1:(形声。从日,每声。本义: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2:同本义。
3:夜;晚。
4:昏暗。
5:义理深微;隐晦;含蓄。
6:草木凋零。

韬光用晦,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āo guāng yòng huì)。abac式组合,韬光用晦意思是:比喻隐藏自己的光芒和才华,韬光养晦,待时而动。常用于形容低调行事,积蓄力量。 强调在适当的时候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提醒人们要懂得低调和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