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嘴皮子 shuǎ zuǐ pí zi

abcd式
拼音shuǎ zuǐ pí zi
注音ㄕㄨㄚˇㄗㄨㄟˇㄆㄧˊㄗˋ
繁体耍嘴皮子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耍嘴皮子的解释
指说话不负责任或只顾逞口舌之快,常带有贬义,形容人爱说大话或空话。
出处
民间俗语,没有具体出处。
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言辞的分寸和责任,避免空谈和不负责任的言论。
列子

1.

他在聚会上总是喜欢耍嘴皮子,说一些没有根据的话。

2.

小李每次遇到问题就喜欢耍嘴皮子,从不认真解决。

3.

她每次考试前总爱耍嘴皮子,说自己肯定能考第一,结果却总是名落孙山。

4.

他们在讨论方案时,有人只顾耍嘴皮子,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

5.

他总是喜欢耍嘴皮子,说一些不切实际的梦想,结果什么也没做成。

6.

他只有~的本事。

耍嘴皮子的翻译
德语
leer daherreden
日语
口先に立つ
法语
parler à tort et à travers
英语
shoot one's mouth off
耍嘴皮子的字意分解
shuǎ
1:(会意。从而,从女。而,颊毛。盖谓用颊毛戏弄女子。本义:戏耍。一般指不正当的行为)。
2:玩耍,游玩;消闲取乐。
3:戏谑;捉弄。
4:舞弄;使用武器、器物等。
5:赌博。
zuǐ
1:(嘴,本作觜。嘴是后起的累增字。形声。从口,觜(zuǐ)声。本义:同“觜”。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
2:同本义。
3:鸟嘴。
4:中古时期,嘴引申指人或动物的口腔器官。
5:从鸟嘴外形突出引申出表示物体的突出部分。
6:说话。
1:(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2:同本义。
3:兽皮。
4:皮毛;皮革。
5: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耍嘴皮子,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uǎ zuǐ pí zi)。abcd式组合,耍嘴皮子意思是:指说话不负责任或只顾逞口舌之快,常带有贬义,形容人爱说大话或空话。 提醒人们要注意言辞的分寸和责任,避免空谈和不负责任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