燔书坑儒的解释
指秦始皇焚烧书籍并将儒生活埋的事件,象征对知识和文化的极端压制和摧残。
出处
1.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下》:“并六国,称皇帝,负力怙威,燔书坑儒,自任私智。”2.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下令焚书,并坑杀儒生。寓意
提醒人们要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反对文化专制。
列子
1.
历史课上,老师提到秦始皇的燔书坑儒政策,引发了同学们的讨论。2.
小说中,主人公为了保护古籍,不惜一切代价对抗燔书坑儒的暴政。3.
博物馆的展览中,有一部分专门介绍燔书坑儒的历史事件。4.
研究秦朝历史的学者常常会提到燔书坑儒对后世的影响。5.
在历史剧中,燔书坑儒的场景被生动地再现,令人震撼。燔书坑儒的翻译
德语
Verbrennung von Büchern und Begraben von Gelehrten
日语
焚書坑儒
法语
brûler les livres et enterrer les lettrés
英语
burning of books and burying of scholars
燔书坑儒的字意分解
fán
1:(形声。从火,番声。本义:焚烧)。
2:同本义。
3:火烧整只的牲畜。
shū
1:(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2:同本义。
3:画。
4: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
5:信件,信函。
6:奏章;文书,文件。
7:书法。
8:《尚书》的简称。
9:文字。
10:又如:书理(即文理。文辞之义理与脉络);书士(从事文字、文书工作的人员);书轨(指国中所用文字与车轨);书计(文字与筹算)。
11:指“六书”,即中国古代分析文字的理论。
12:古代皇帝的诏书。
13:姓。
kēng
1:(形声。从土,亢声。本义:地面上凹下去的地方)。
2:同本义。
3:矿穴,矿场。
4:陷害。
5:活埋。
6:损人。
rú
1:(形声。从人, 需声。本义: 术士)。
2:同本义。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人。
3:儒生。中国哲学家孔子的门徒、学生; 孔子学说的信徒。
4:旧时对学者或读书人的称呼。
5:懦弱。
6:愚昧无知的。
7:缓慢。

燔书坑儒,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fán shū kēng rú)。abcd式组合,燔书坑儒意思是:指秦始皇焚烧书籍并将儒生活埋的事件,象征对知识和文化的极端压制和摧残。 提醒人们要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反对文化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