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胡遏末的解释
形容封闭边界,断绝来往,防止外敌入侵或内部人员逃逸。
出处
1.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2.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描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寓意
强调采取严密措施以确保安全或防止外来干扰。
列子
1.
为了防止疫情扩散,村里决定封胡遏末,禁止外来人员进入。2.
小区为了安全起见,采取了封胡遏末的措施,严控出入。3.
为了保护珍稀动物,国家公园实施了封胡遏末的政策。4.
为了防止火灾蔓延,森林管理局采取了封胡遏末的措施。5.
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性,考场实行了封胡遏末的管理。6.
~皆佳甚,剩喜团栾一笑新。 ★宋·陆游《七侄岁暮同诸孙来过偶得长句》诗封胡遏末的翻译
德语
abschotten und blockieren
日语
封鎖して遮断する
法语
fermer et bloquer
英语
seal off and block
封胡遏末的字意分解
fēng
1:(会意。金文字形,左边象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又,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本义:疆界;田界)。
2:同本义。
3:坟堆;土堆。
4:土堆或形状像坟的堆积物。
5:国土,土地。
6:泛指书信。
7:封建主义的简称。
8:封山,山名 。在今浙江省德清县西南。
9:分封土地。
10:帝王把爵位及土地赐给臣子也叫封。
11:堆土植树为界;培土。
12:古代帝王打胜仗筑土坛以祭天也叫封。
13:堆土筑坟。
14:用加盖印章的纸条贴在门、箱或其他容器的口上以防开启。
15:界限,局限。
16:封闭(以封记关闭,使不能动用、通行或随便打开);堵塞。
17:高。
18:姓。
hú
1:(形声。从肉,古声。本义:牛脖子下的垂肉)。
2: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
3:古代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如匈奴等为胡。
4:古国名 。其地在今天的安徽省阜阳县西北。
5:怎样;何。
6:为什么;何。
7:黑。
8:胡须。
9:见“胡同”(hútong)“衚”。
è
1:(形声。从辵(chuò),曷声。本义:抑制;阻止,阻拦)。
2:阻止。
3:断绝。
4:伤害。
5:遮拦;遮蔽。
6:堰。
mò
1:(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2:同本义。
3:泛指物的末端、末尾。
4:古代称农为本,反本为末,即工商业。
5:传统戏曲角色名。主要扮演中年男子。
6:末期;晚年。
7:细的粉末。
8:蓋在车轼上遮蔽风尘的帷席。
9:卑微。
10:低级。
11:微不足道。
12:细,小。
13:肤浅。
14:抹拭。
15:姓。

封胡遏末,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fēng hú è mò)。abcd式组合,封胡遏末意思是:形容封闭边界,断绝来往,防止外敌入侵或内部人员逃逸。 强调采取严密措施以确保安全或防止外来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