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主行令的解释
指依仗主子的权威,发布命令。常用来形容依仗权势或势力对他人发号施令。
出处
《后汉书·杨震列传》:'挟主行令,专制百姓。'
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依仗权势对他人发号施令,应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他人。
列子
1.
他总是挟主行令,对下属颐指气使,大家对他都很反感。2.
在公司里,他凭借老板的信任,挟主行令,搞得同事们人心惶惶。3.
小王利用父亲的地位,挟主行令,搞得邻居们对他很不满。4.
班长挟主行令,强迫同学们听从他的安排,结果班级气氛变得很紧张。5.
他挟主行令,在社区里横行霸道,引起了大家的不满。挟主行令的翻译
德语
im Namen des Meisters handeln
日语
主君の権威を笠に命令する
法语
agir au nom du maître
英语
act on behalf of the master
挟主行令的字意分解
xié
1:(形声。从手,夹声。本义:用胳膊夹住)。
2:同本义。
3:挟制。
4:怀抱,怀有。
5:携带。
6:占有,拥有。
7:倚仗,依恃。
8:夹杂;夹带。
9:辅佐,从旁协助。
10:搀扶。
zhǔ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点燃的火把。下面是木材。“主”是“炷”的本字。小篆字形从上往下依次为:火焰、油盏、灯台、灯座。本义:灯心)。
2:同本义 。油灯上用来点火的灯草、纱、线等
3:君主 。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4:又。
5:指立国一方的国君。旧史家以正统为帝,偏安为主 。如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以蜀为正统,故称“蜀”为“帝”,魏、吴为主。
6:公主的简称。
7:主人;东道主。
8:控制者,支配者,财产或权力的所有者。
9:长官;首脑,首长。
10:家长;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11:事主,指当事人。
12:事物的根本。
13:又。
14:死人的牌位。
15:上帝。
16:真主 。伊斯兰教教徒对其所信仰的主神的称呼。
17:主持;掌管。
18:支持,提倡,主张。
19:寄住在。
20:注重。
21:保持。
22:主持婚约。
23:预示。
24:存心;萌生。
25:姓。
zhù
1:件,桩。
2:灌入
háng
1:(象形。本义:道路)。
2:同本义。
3: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4: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5:队伍,军队。
6: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7:辈分。
8:连续贯穿。
9:这里 ——表示处所。
10:那里 ——表示处所。
hàng
1:刚强。
héng
1:——“道行”(dàohéng):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
xíng
1:(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2:同本义。
3:出游;出行;出动。
4:运行。
5:流动,流通。
6:流行;流传。
7:做;从事某种活动。
8:实施。
9:离开。
10:路程。
11:道理,事物的发展规律。
12:行为。
13:品行。
14:即将…。
15:姓。
líng
1:听从
2:名词
3:假设语气词。
lǐng
1:纸的数量单位, 原张的纸 500 张为一令。
lì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2: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3:又。
4:命名。
5:使,让。
6:又。
7:命令;法令。
8:时令,季节。
9:酒令,饮酒时做的可分输赢的游戏。
10:词调、曲调名,即“小令”,又称“令曲”,一般字少调短,如词中的《十六字令》,元曲中的《叨叨令》之类。
11:官名。
12:县一级的行政长官。
13:名声。
14:鶺鴒。鸟名,大如鷃雀。
15:美善。
16:你的——尊称他人的亲属。
17:又。
18:假使,假设。

挟主行令,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iā zhǔ xíng lìng)。abac式组合,挟主行令意思是:指依仗主子的权威,发布命令。常用来形容依仗权势或势力对他人发号施令。 提醒人们不要依仗权势对他人发号施令,应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