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不避危 zhōng bù bì wēi

abac式
拼音zhōng bù bì wēi
注音ㄓㄨㄥㄅㄨˋㄅㄧˋㄨㄟ
繁体忠不避危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忠不避危的解释
形容忠诚的人不畏惧危险,愿意为忠诚的事业冒生命危险。
出处

1.

《晏子》:“忠不避危,爱无恶言。”

2.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忠不避危,信不畏难。'
寓意
强调忠诚和勇敢的品质,鼓励人们在面对危险时依然保持忠诚。
列子

1.

在火灾中,消防员忠不避危地冲进大楼救人。

2.

为了保护同伴,小明忠不避危地与野兽搏斗。

3.

在洪水中,志愿者们忠不避危地帮助受灾群众。

4.

为了完成任务,工程师忠不避危地在高空作业。

5.

为了拯救落水者,游泳教练忠不避危地跳入河中。

忠不避危的翻译
德语
Loyalität scheut keine Gefahr
日语
忠誠は危険を避けない
法语
la loyauté ne craint pas le danger
英语
loyalty does not avoid danger
忠不避危的字意分解
zhōng
1:(形声。从心,中声。本义:忠诚无私,尽心竭力)。
2:同本义。
3:又。
4:忠厚。
5:尽忠。特指事上忠诚。
6:又。
7:又。
8:忠臣。
9:中间,适中。
10: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形声。从辵(chuò),辟声。本义:躲开,回避)。
2:同本义。
3:离去。
4:逊让 如:避让(谦让;辞让);避贤(让贤);避荣(辞让荣华);避路(让路)。
5:隐藏。
wēi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2:同本义。
3:恐惧;忧惧。
4:威胁,摧败。
5:使危险;伤害;损伤。
6:败亡,灭亡。
7:怀疑,疑虑。
8:高。
9:危险; 危难。
10:很陡峭的。
11:特指人将死。
12:绷得紧;强劲。
13:端正。
14:不正。
15:屋脊。
16:艰难困苦。
17:几乎;差点儿。
18:姓。

忠不避危,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ōng bù bì wēi)。abac式组合,忠不避危意思是:形容忠诚的人不畏惧危险,愿意为忠诚的事业冒生命危险。 强调忠诚和勇敢的品质,鼓励人们在面对危险时依然保持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