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口之乎者也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说话时滥用文言虚词,显得迂腐、不通俗。
出处
1.
鲁迅《呐喊·孔乙己》:“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2.
出自清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回:“他满口之乎者也,说得人头都大了。”寓意
提醒人们在交流时要注意语言的通俗易懂,避免过于迂腐。
列子
1.
他在演讲时满口之乎者也,听众听得一头雾水。2.
小李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同学们都觉得他很迂腐。3.
每次聚会,老王总喜欢满口之乎者也,弄得大家都不敢和他聊天。4.
他写文章时满口之乎者也,读起来非常费劲。5.
新来的老师上课时满口之乎者也,学生们都觉得听不懂。6.
你不要~,别人听不懂。满口之乎者也的翻译
德语
voll von archaischen Ausdrücken
日语
古語だらけ
法语
plein d'expressions archaïques
英语
full of archaic expressions
满口之乎者也的字意分解
mǎn
1:(形声。本义:填满,布满)。
2:同本义。
3:足够,达到一定限度。
4:烦闷。
5:饱满;丰满。
6:郁闷,闷塞不畅。
7:全,整个。
8:自满。
9:中国少数民族名。“满族”。
10:姓。
k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7: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8: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hū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声音上扬,下面的符号表示舒气。“乎”是“呼”的本字。当“乎”借作语气词、介词用之后,就另造了一个从“口”的形声字“呼”。本义:吐气)。
2:同本义。
3:表示疑问或反诘。
4:相当于“吗”。
5: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6: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7:表示推测语气。
8:表示呼唤人的语气。相当于“啊”、“呀”。
9:表示商榷语气。
10:表示肯定语气。
11:于;在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12:于;从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13:于;在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14:于;从 。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
15:于;因为;由于;在于 。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16:于;按照;根据 。介绍动作、行为遵循的准则。
17:于,对。引进动作产生的对象。
18:用在形容词后面,单独不能翻译。

满口之乎者也,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mǎn kǒu zhī hū zhě yě)。abcd式组合,满口之乎者也意思是:形容一个人说话时滥用文言虚词,显得迂腐、不通俗。 提醒人们在交流时要注意语言的通俗易懂,避免过于迂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