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于之化的解释
形容通过刑罚来达到教化和治理的效果。
出处
1.
《诗·大雅·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郑玄笺:“文王以礼法接待其妻。”2.
《礼记·曲礼上》:'刑于之化也,民无不服。'寓意
强调通过严厉的措施来达到教育和治理的目的,提醒人们在管理中要适度。
列子
1.
老师用严厉的纪律刑于之化,使得班级秩序井然。2.
公司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刑于之化,员工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3.
父母用适当的惩罚刑于之化,孩子逐渐懂得了行为规范。4.
社区通过加强治安管理刑于之化,居民的安全感增强了。5.
学校通过严格的考核制度刑于之化,学生的学习动力明显提升。6.
若论~,卑人其实不让文王,但恐娘子未如淑女。 ★明汪廷讷《狮吼记·奇妒》刑于之化的翻译
德语
durch Bestrafung regieren
日语
刑罰による統治
法语
gouverner par la punition
英语
govern through punishment
刑于之化的字意分解
xíng
1:同本义。
2:惩罚。
3:形容,形体。
4:法式,典范,榜样。
5:姓。
yú
1:(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往;去。
3:取。
4:如;好像。
5: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6: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7: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8:引进比较对象,意思相当于“比”。
9:词缀。嵌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不必译出。
10:
11: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huà
1:(古字为“匕”。会意。甲骨文,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本义:变化,改变)。
2:同本义。
3:教化。
4:感化;转变人心。
5:募化。
6:消化;领会,融会贯通。
7:死。
8:消除,去掉。
9:习俗,风气。
10:造化。自然的功能。
huā
1:用掉、耗费。

刑于之化,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íng yú zhī huà)。abcd式组合,刑于之化意思是:形容通过刑罚来达到教化和治理的效果。 强调通过严厉的措施来达到教育和治理的目的,提醒人们在管理中要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