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唇鼓舌的解释
形容人说话花言巧语,巧舌如簧,常用来描述不诚实或欺骗性的言辞。
出处
1.
《庄子·盗跖》:“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2.
出自《汉书·贾谊传》:'摇唇鼓舌,惟利是图。'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花言巧语,提倡诚实和正直的品质。
列子
1.
他总是摇唇鼓舌地哄骗小孩子上当。2.
骗子们摇唇鼓舌地推销他们的假货。3.
那个推销员摇唇鼓舌地介绍产品,让人难以拒绝。4.
小明被朋友摇唇鼓舌地说服,买了一件不实用的商品。5.
她用摇唇鼓舌的本领让大家相信了她的谎言。6.
我正在这里指授进兵的方略,胆敢~,煽惑军心!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摇唇鼓舌的翻译
德语
geschickt reden
日语
口先に立つ
法语
parler avec éloquence
英语
glib talk
摇唇鼓舌的字意分解
yáo
1:(形声。从手,本义:摇动;摆动)。
2:同本义。
3:动摇。
4:疾。
chún
1:(形声。从口,辰声。本义:嘴唇)。
2:同本义。
3:边缘。
gǔ
1:(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pū),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
2:同本义。
3:鼓面。
4:指鼓声。
5:钟磬被敲击之处。
6:古国名。春秋时鼓国,在今河北省晋县,白狄的一支,为晋国所灭。
7:古代量器名。四钧为石,四石为鼓。
8:击鼓进攻。
9:泛指敲击, 弹奏。
10:挥动。
11:拍打;振动。
shé
1:(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
2:同本义。
3:代指言语。
4:指装在铃铎内的锤。亦指管乐器的簧。

摇唇鼓舌,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áo chún gǔ shé)。abac式组合,摇唇鼓舌意思是:形容人说话花言巧语,巧舌如簧,常用来描述不诚实或欺骗性的言辞。 提醒人们要警惕花言巧语,提倡诚实和正直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