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包并容 jiān bāo bìng róng

abcd式
拼音jiān bāo bìng róng
注音ㄐㄧㄢㄅㄠㄅㄧㄥˋㄖㄨㄥˊ
繁体兼包乲容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兼包并容的解释
兼包指包容并蓄,兼收并蓄;并容指同时容纳,宽容大度。整个成语形容一个人能够包容不同的事物或观点,具有宽广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
出处

1.

章炳麟《讨满洲檄文》:“苟无大害于我军事者,一切均当兼包并容,有违节制,悉以军律治罪。”

2.

出自《论语·卫灵公》中的“子曰:君子不器”,意在强调君子应有宽广的胸怀,包容万物。
寓意
强调宽容和包容的重要性,倡导人们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的事物和观点。
列子

1.

他总是兼包并容地对待不同的意见,使团队合作更加顺畅。

2.

在艺术创作中,她兼包并容各种风格,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3.

这个社区的文化活动兼包并容,吸引了各年龄段的居民参与。

4.

作为班主任,他兼包并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5.

这个家庭兼包并容地接纳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充满了温馨与和谐。

兼包并容的翻译
德语
inklusiv und tolerant
日语
包容と寛容
法语
inclusif et tolérant
英语
inclusive and tolerant
兼包并容的字意分解
jiān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2: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3:合并,由部分合成整体。
4:并吞;兼并。
5:倍,加倍。
6:重复;累积。
7:尽;竭尽。
8:同,连同。
9:全部;整个。
10:表示另一方面,可译为“还”、“同时”、“再加上”之类。
11:又。
bāo
1:(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sì)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裹)。
2:用纸、布等裹东西。
3:包含,包容。里面含有。
4:包围。四面围住。
5:保证,担保。
6:约定专用。
7:包装好的一堆单件。
8:姓。
bīng
1:古地名。并州。
2:相传禹治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在今河北保定、正定和山西大同、太原一带。沿用为太原的别称。
3:汉置并州,其地在今内蒙古、山西(大部)、河北(一部)。东汉时并入冀州。三国魏复置。其地在今山西汾水中游。
bìng
1:(会意。《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2:同本义。
3:合并(由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结合一起)。
4:兼并;并吞。
5:具备。
6:排除。
7:相同。
8:全,全都。
9:一起;一齐;同时。
10:并且,连。
11:和,以及。
róng
1:(会意兼形声。小徐本“从宀,谷(gǔ)。”大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2:同本义。
3:宽容。
4:允许,许可。
5:收留。
6:应当。
7:等待,待。
8:需要。
9:假借为“用”。使用。
10:仪容;容貌,容颜(容貌神色)。
11:模式,样式。
12:法则,规律。
13:礼仪;礼法。
14:一种佩饰用的刀。
15:古州名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邻接广东省。汉属合浦县,晋初置荡昌县,属合浦郡,梁改为阴石县,并置阴石郡,陈改为奉化县,隋改为普宁县,宋为容州,元为容州路,后降为州,明改为容县,属梧州府。
16:常绿乔木。
17:适宜,合宜。
18:表示反问。难道;岂。
19:姓。

兼包并容,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iān bāo bìng róng)。abcd式组合,兼包并容意思是:兼包指包容并蓄,兼收并蓄;并容指同时容纳,宽容大度。整个成语形容一个人能够包容不同的事物或观点,具有宽广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 强调宽容和包容的重要性,倡导人们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的事物和观点。